cha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1)

  作者丨YC、蕉皮

  ChatGPT特别火。推出仅2个月,全民热议。

  这个能陪你聊天,能通过谷歌程序员面试,能给总统写发言稿,能交出全校最好论文的人工智能,横空出世。

  很多人说,ChatGPT背后的OpenAI公司,和它的创始人Sam真是幸运。创业者一辈子能有这么一次高光时刻,心满意足。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我想说,你可太不懂Sam了。他除了幸运,更有实力。

  你知道Sam是谁吗?

  他是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的CEO,但他还有一个身份,是Y Combinator(简称YC)的总裁。

  YC,是全世界著名的创投孵化器。成功投资过Airbnb(短租平台),Reddit(社交论坛),Coinbase(加密货币交易),DoorDash(外卖服务),Cruise(自动驾驶)等等公司。

  有一个说法,在硅谷有两种创业孵化器,一种叫YC,另一种叫其他。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孵化器YC,就和世界上培养创业公司可能同样最成功的斯坦福大学,推出过一门如何创业的课程。

  这门课,就是Sam亲自讲解。而除了Sam之外,还包括一些著名投资人,著名公司创始人,比如支付服务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LinkedIn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等等。

  在网上,你也可以搜到视频,一共20讲。

  在ChatGPT爆火之后,我也重新翻出来看这门课。Sam对于创业,有很深刻的思考和认知。

  我也提炼总结了8点经验,分享给你。

  关于想法,团队,产品,执行,融资,管理,垄断,压力。

  看完之后,文章最后我们再来复盘ChatGPT。你会发现ChatGPT的成功,绝非偶然。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2)

  想法:不要害怕疯狂的想法

  Sam在上课的时候告诉大家,想法非常重要。

  因为一个好的想法,本身就值得奋斗,能让创始人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事业当中。

  创业是件很辛苦的事,一家优秀的创业公司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耕耘,如果没有使命感,是无法抵御劳累和痛苦的。

  而且,当这个想法足够疯狂,足够诱人时,不仅是你,员工也会被激励。大家为了心中的理想,会自发地拼命工作。

  更重要的,就连公司外面的组织,也会愿意帮你实现目标。你能成,一定是有人希望你成。

  好的想法,自带光环,没有想法,就会变成无头苍蝇。

  但是,怎么才能知道这是好的想法呢?

  在感性的层面,Sam说了一句话,如果有很多想法在你脑中徘徊,那就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因为那往往是你最爱的一个创意。

  只有你产生一种不得不做的冲动,才可以彻底点燃自己。这件事情,非由我来干不可。

  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有可能改变世界。

  这是好想法重要的关键。创业者,要有足够的热情。

  而在理性的层面,是看看想法有没有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市场够不够大。

  如果你的想法很好,那一定是解决了很多人的问题,而且未来能解决更多人的问题。

  很多人遇到的挑战,是太关注市场目前的规模,忽略了以后5年10年的发展。

  市场太小,就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在一个很大的市场里,哪怕只有10%的占有率,你也相当成功了。但在一个特别狭小的市场里,哪怕你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可能也还是没有太大的成就。

  疯狂的想法,也需要一个足够容量的赛道来承载。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3)

  团队:找到对的人,

  连空气都是对的

  但是,有了想法还不够。创业还需要有自己的团队。

  Sam上课时说,根据YC的经验,企业早期失败的原因,第一位就是合伙人之间的矛盾。

  YC遇到过一些这样的公司,比例大概是75家中有9家。这9家公司甚至都坚持不过一年时间。

  合伙人不对,什么都不对。

  而想要找到合格的合伙人,你必须非常熟悉他。大家互相了解,彼此信任,患难与共。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我想,你一定不会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起创业吧。记住,你们可是要一起改变世界的。

  另外,合伙人最好能优势互补。你不了解技术,就找个技术合伙人。你不懂营销,就找个营销合伙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创业公司都是“三驾马车”,“四面红旗”。分开时每个人能独当一面,合起来大家也能形成一个整体。

  除了合伙人,团队里,当然还有员工。

  在创业团队里,一开始不用那么多人。人多了,公司成本会增加,员工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复杂,工作效率也会下降。

  找错了一个人,你要花大量时间去监督他,改变他,最后又不得不解雇他。

  找对了一个人,你会发现协作起来特别轻松,就连空气都是对的。

  因此在一开始,招进来的人非常重要。每个人的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平庸的人,会毁掉你的公司的。

  Sam举了一个例子,Airbnb花了5个月才招进第一个人。第一年,只招了2个人。

  Airbnb的创始人Brian会问应聘者很多问题,其中一条竟然是:如果你被诊断出只剩一年的生命,你还会加入Airbnb吗?

  他们自己也说,这个问题,还挺变态的。

  不过,他们就是希望通过这样,来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

  宁缺毋滥。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4)

  产品:“还行”是不行的,

  要让人“忍不住”

  不过创业,是要真正做出产品的。

  如何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产品呢?

  首先,产品应该要简单简单再简单。

  也许以后的设计会很复杂,但在初始阶段,一定要简洁易用。你想想Google(或者百度)的搜索界面,只有两个按钮,一个输入框。

  用户看得明白,也知道怎么操作。

  简洁本身,就会成为爱上产品的理由。

  而一个产品做出来后,总是要接受用户的反馈。

  Sam说,在YC我们是这样做的,创始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锻炼身体,剩下的时间都用来不断和用户交流,根据反馈改进产品。

  具体来说,千万不要想着去投广告来找到你的用户。先在现实世界,找到一些对产品有认同感的人,看看他的使用习惯,问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愿不愿意掏钱,是否真心向朋友推荐。

  根据他们的反馈和需求,一轮一轮改进产品。然后,再去问他们的意见。继续迭代。如此循环。

  这个过程,请注意,必须是创业者亲自完成。不要偷懒,也别想着可以由其他人帮你完成。

  一定要自己去聊,自己去改。这是理解用户,打磨产品,训练体感的好机会。

  而我们不断改进产品,在一开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一部分人先爱上你的产品。

  当有一批人非常喜欢你的产品,恭喜你,你有“发烧友”了。他们是最好的产品体验师,也是最好的关键消费者。

  这些用户,会主动向身边的人推荐,告诉别人你的产品有多么好。用户,是你最好的朋友。

  只有他们愿意为你叫好,产品才算完成了启动,迎来增长。

  这也要求我们,不能辜负用户,要把产品做得让人尖叫。

  做产品,“还行”,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让人“忍不住”。忍不住使用,忍不住转发,忍不住推荐,这才说明大家是真正热爱你做的产品。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5)

  执行:做好三件事,

  不要丢掉前进的势头

  做出了好产品,显然还不够。

  市场会有对手,自身还要迭代。创业,就是不停奔跑。公司日常要怎么工作,怎么执行,就变得非常重要。

  关于执行,Sam在上课时分享,有三件事,是大家要记住的。

  第一,创始人起到带头作用。

  确实,创始人冲在一线,埋头工作的背影,就是对团队最好的激励。

  没有人光说不练,都是真刀真枪干活。

  创始人的工作风格,也会影响到员工。

  所以,如果你想让别人也努力,让员工对用户好,让团队对产品狂热,那么首先自己就要做到这些。

  相反,把这些话丢给COO,然后自己在办公室喝茶打游戏,是不可以的。

  第二,专注于最重要的事。

  创业是件麻烦事,千头万绪。哪件事情该做,哪件事情不该做,很考验一个人的水平。

  Sam说,只留下2-3件必须做的事情就可以。

  尽管我们充满好奇,有无数的创意,但是市场是残酷的。2-3个,够了。太贪心,一事无成。

  在商业世界,20%的努力,决定80%的结果,几乎是一条铁律。

  只做最重要的事。

  第三,保证工作强度。

  好的创业者,是能快速把小事情做好的人。即使每次只进步一点点,一年之后也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YC,公司的产品有没有在不断发展,是用来判断成功最适用的一个标准。

  因为发展,也是对团队强大的鼓舞。

  打胜仗,是最好的团建。

  工作强度,会带来压力。但压力,会让人奔跑。太懒散,是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的。

  日行30公里,不要丢掉前进的势头。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6)

  融资:用2.5分钟打动投资人

  提到创业,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融资。

  创业需要钱,那怎么去打动投资人,拿到融资呢?

  在YC的创业课里,也有专门讲到。

  与投资人交谈,不需要长篇大论,言多必失。

  2.5分钟,半分钟介绍+两分钟宣传,足够了。

  具体怎么做?

  为了方便你查看,学习,这里也用清单体的形式来总结。

  半分钟的介绍,有3个要点:

  1、你是做什么的?

  表明公司的业务。一定要简单直接,最好只有一句话。别故弄玄虚,别拽大词。要让傻瓜都能听懂。

  比如,我们的产品,就是要实现“20美元一小时的清洁服务”。

  2、市场有多大?

  然后,是表明市场规模。资本关心回报,要明确告诉投资者,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3、为什么是你?

  接着,要说你的优势。产品的迭代速度多快,收益前景多么乐观。

  这半分钟,说出投资人关心的重点,让他对你感兴趣,他才愿意接着听2分钟。

  那后面的2分钟,说什么呢?

  努力去宣传自己,得到别人的信任,让他们和你一样充满信心。

  重点,有4件事。

  1、独特的视野。

  投资人会追问你,你再详细说说这一点?你为什么觉得能成?你对行业有什么看法?

  别错过这个机会,这是你展示自己认知和思考的时刻。

  创业者的深度思考,是独特而性感的。很容易俘获投资人的心。

  2、如何赚钱。

  一个创业项目,最终是要实现商业化,要赚钱的。收入模式是什么,有话直说。

  向B端收广告费吗,还是向C端收会员费?都要说清楚。不要逃避这个问题。也别觉得自己的赚钱方法不够新颖。

  用什么模式赚钱重要,但能不能赚到钱更重要。

  3、介绍你的团队。

  如果你的团队很有经验,那要毫不犹豫展示给投资人。曾经有过什么成功的经历。团队的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的比例如何。

  在YC课上的时候,也提到一个说法,你可以参考:

  通常2-4位创始人,以及半数以上的技术人员会更令人认可。另外,投资人希望团队成员都是全职,大家共事前互相了解,也很团结高效。

  这个重点,也请你记住。

  4、需要多少钱。

  融资,融资,就是来拿钱的。创业需要多少钱,自己心里要有个数。

  和投资人之间有什么协议,也要先想好。

  否则,投资人会认为你准备不足,也会认为你不专业。

  创业者有魅力,创业项目有前景,创业团队有活力,创业项目需要钱。

  这就是创业者见到投资人,可以用的交谈方式:半分钟介绍+两分钟宣传。

  他们的时间很紧张,你的时间也很宝贵。

  双方都要简单直接,直指核心,聊各自最关心的问题。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7)

  管理:管理公司,

  就是处理与人的关系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管理。

  管理公司,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管人。人,可比产品和代码复杂多了。

  人常常有很多想法,人常常不理智。

  你就是要和这些不理智的人,每天工作8-12个小时,甚至更久。管理公司,也就是处理与人的关系。

  在管理中,有很多很多的规则,手段,方法。但在创业公司,可以简单一些。不过有一条,不管是沟通还是协作,都要把握,就是:

  换位思考。

  因为每个人手上都有很多工作,每个人心里也有目标。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总是会让事情进行得顺利一些。

  说一个具体的场景吧,假如现在有一个管理者,他很聪明,也挺勤奋,但确实和公司不合适。那么请问,这时你是要解雇他,还是调岗降职?

  有人说,调岗降职吧。符合他的期待,也给公司留住了一个人才。降级也没解雇那么尴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然后,在课堂上,上课的老师说,当时我就问创始人,这个管理者有多少股份呢?0.5%。同时,公司里的工程师有0.1%到0.2%的股份。

  那么问题来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不再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拿0.5%的股份,但是那些创造价值辛苦工作的工程师只有0.1%到0.2%。

  这公平吗?

  所以,在管理上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决策,是解雇还是调岗降职。但是背后表达的信息完全不同。

  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完不成工作会被怎么处理?如何保住股权?公司是不是真正结果导向的?等等。

  正确的做法,也许应该是解雇他。

  然后,继续换位思考。告诉那名管理者,被辞退的真正原因。同时,感谢他的付出和贡献。

  在其他同事面前,同样表达感谢。不要过多解释原因。

  我们拿走了一个人的职位,不要再拿走一个人的尊严。

  能做到换位思考,我们的管理,也许就比很多人强了。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8)

  垄断:败者才谈竞争,

  胜者只求垄断

  创业,一定也会面临竞争。我们要正视竞争。

  不过,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

  败者才谈竞争,胜者只求垄断。

  做到垄断,或者接近垄断的地位,说明在市场有很大的优势,能有更大的利润,也有更多的资源。

  这并不是说,通过卑劣的手段获得优势地位,而是讲心中要有一个目标,不断逼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

  在创业课上,这节课是由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上的。我想这句话,也引起很多人共鸣。

  那么,应该要怎么做呢?

  他说,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试图一步登天,可以从小的市场切入进去。

  在每个人都眼红的热门市场,要做到垄断太难了。相反,应该从细分市场进入,不容易被发现,站稳脚跟后,一点一点向外扩张。

  亚马逊一开始就是线上书店,后面才逐渐发展到大型电商。

  Facebook初期的定位,只限于哈佛的1万个学生,后来才变成社交帝国。

  而我们在创业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更有可能成为垄断的模式和做法。

  他提到了两个思路,我也觉得特别好。

  第一,是进行垂直领域的整合。

  比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福特,标准石油就是这么干的。

  产业的前后环节都协调整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规模优势。

  现在,马斯克的做法也有点这个意思。像造电动车的特斯拉,造火箭的SpaceX,都是这样。

  特斯拉和SpaceX,没什么技术上的颠覆性突破,但他们获得优势的,是通过整合,提高效率。

  现在这两家公司,也快速发展。

  第二,是利用互联网行业的网络效应。

  你想想,在网上,你写一篇文章,拍一段视频,敲一段代码,都有可能被无限传播。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边际成本几乎为0。

  只要产品足够好,也会带来很多用户,逐渐形成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也会形成赢家通吃。

  创业,不可避免要面临竞争。成为赢家。

  败者才谈竞争,胜者只求垄断。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9)

  压力: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

  星辰才会熠熠生辉

  创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当然会面临很多压力。

  创业者的压力,很多都是深夜痛哭,无人知晓的压力。

  做得不好,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公司,更对不起员工。

  因为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可能把自己的青春都给了公司,创业者是不希望辜负这些信任的。

  当你背负了他人的希望和期待,自己每天干12个小时,全年无休,倒算不上什么辛苦了。

  做得太好,也有压力。

  那是一种被攻击,被嘲讽,被诋毁的压力。

  你会发现,在网上有人骂你,不分青红皂白,也不分是非对错。有的时候,只是不想看见你好。

  Sam说,这个压力是很大的。

  但是,你要尽早调整好心态。

  因为,这就是创业者。

  因为心中有一件必须想干的事情要做,有一团火焰在燃烧,有一个目标和梦想。正是这些东西,推着我们走上创业的道路。

  这条路,充满荆棘,不过,也会有美丽的鲜花。

  希望那星星点点的花朵,能让人走得更坚强更勇敢些,能一直走下去。

  创业路上,一路向前。

  远离烂事,远离烂人。

  我们会有压力,会遇到黑暗的。

  但是,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才会熠熠生辉。

  最后的话:ChatGPT的成功,绝非偶然

  想法,团队,产品,执行,融资,管理,垄断,压力。

  这是ChatGPT之父,OpenAI创始人Sam给我们上的8堂课。

  现在,让我们看回ChatGPT。复盘一下。

  Sam自己创业,他的想法够疯狂吗?

  Sam的梦想,是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所以他才做了OpenAI这家公司,做了ChatGPT这款产品。

  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AI带来的影响,也许不亚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科技的又一次巨大进步,生产力的又一次巨大解放。

  而AI市场,至少也是万亿级别的市场。

  Sam的想法,激动人心,非常疯狂。

  那么,Sam的团队呢,OpenAI里都有谁?

  除了Sam自己,还有鼎鼎大名的埃隆·马斯克。

  另外,OpenAI的联合创始人,还有支付服务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LinkedIn领英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还有机器学习领域顶尖学者伊利娅·苏特斯科娃。

  在2022年6月,量子计算专家、ACM计算奖得主Scott Aaronson宣布,将加盟公司。

  Sam找的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和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老相识了,大家也都是科技领袖。

  可以说,OpenAI的团队非常有共识,非常有经验,非常聪明,非常豪华。

  然后,带着产品的视角,我们也来看看ChatGPT。

  也许你不知道,ChatGPT,虽然最近突然爆火,但这款产品其实是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

  那个时候,更多还是在一些小圈子引起大家的讨论。

  很多人觉得很有意思,就去尝试体验。用户发现一些问题,也会反馈。速度不够快,回答不够准等等。然后,ChatGPT官方也会想办法解释和解决。鼓励用户继续体验。

  慢慢地,大家也通过ChatGPT尝试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现它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

  甚至,还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

  原来ChatGPT,这么强大!它的表现,超出了太多人的预期,也惊掉了我们的下巴。

  ChatGPT,才开始被疯传。

  而新来的用户,被吸引之后,几乎没有使用门槛。

  这个产品的界面,也非常简洁。一个对话框,就像平常聊天一样,好理解,好上手。他们也再一次,被ChatGPT震撼。

  接着,新用户也会继续传播。

  这就是好产品的威力。

  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10)ChatGPT创始人,给我们上的8堂课|创业|合伙人(图11)

  而在ChatGPT爆火之后,市场格局好像一下子变了。谷歌慌了,百度等等大厂,也开始跟进。还有很多人也开始抄袭,模仿,围剿,试图超越。

  这对ChatGPT来说,也是挑战。

  怎么办?高效执行,继续迭代。保持前进的势头。也许一路狂奔,才是最好的姿态。

  新浪微博的新技术研发负责人张俊林做过一个分析,认为目前OpenAI,也就是ChatGPT的技术是最强的。大概领先谷歌半年,领先国内两年。

  0.5年-2年的时间,就是ChatGPT抢出来的身位。

  那么,融资呢?ChatGPT是怎么融资的,又是怎么在股权结构中,体现了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我曾经分享过,《财富》有一篇关于OpenAI股权结构的文章。

  Sam有一个非营利性机构A(OpenAI实验室),想实现自己理想主义的梦想。但是需要很多钱,而OpenAI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又决定了OpenAI不能融资。怎么办?

  于是,Sam创立了一个盈利机构B,并用A“控制”B,拿B去融钱。

  然后,微软加入。但微软投资的条件,是除了投资收益之外,还要有技术的优先使用权。

  最终,就有了拿到投资收益之后,再把所有股份完全退还给A的“资助”计划。微软也为此先后向B投入了10亿,20亿,100亿美元,分批降低风险。

  如果失败了,这笔钱就当是“捐赠”。

  但成功了,Sam也承诺,在一定时间内,B会给微软投资回报(不超过10倍)。最后,微软和其他股东的股份,也会全部还给A。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融资(捐赠+投资)结构。是几乎所有投资机构没见过的,创造性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里,你仔细理解,会看到多方的诉求,也能看到这个结构,尽量照顾了多方的利益。

  说到底,OpenAI的技术,还是太诱人了。大家愿意为它单独设计一个机构。

  这也说明,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技术,整个世界都会帮你完成梦想。

  当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用户数也快速增长。朝着“垄断”的方向去了。

  你可能知道,就在谷歌发布自己的Bard(和ChatGPT竞争的产品)前一天,微软也刚刚发布了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必应搜索引擎。

  要知道,在之前的搜索市场,谷歌占据90%的份额。但这次微软的反击,毫不手软。

  有人说,这是要打破谷歌的垄断,并且可能制造新的垄断。

  而Sam和他的ChatGPT,能走到今天,实在不易。

  2015年12月11日OpenAI成立,到如今被你认识,将近10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个过程,我相信也有压力。

  但是,躬身不语,始终前行。

  所有的一夜成名,都是厚积薄发。

  简单复盘完ChatGPT,不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感觉。

  我的感觉是,ChatGPT的成功,绝非偶然。

  ChatGPT创始人Sam,有深刻的思考和认知。

  我想,这也是他给我们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上的宝贵的创业课。

  希望你能在这堂课里,学到点什么。

  希望我们都能有这种,绝非偶然。

  希望我们都能有梦想,都能有天赋,都能有努力。

  希望我们都能有发现机会的眼光,抓住机会的认知。

  希望我们都能成长,并成功。

  挖掘ChatGPT赛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