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概念股回落 海天瑞声连涨后震荡

  每经记者 可杨 每经编辑 张海妮

  随着ChatGPT概念股的回落,兔年来股价翻番的海天瑞声(SH688787,股价204.00元,市值87.31亿元)今日(2月14日)同样盘中一度转跌。

  海天瑞声是一家AI训练数据提供商,随着开年来ChatGPT概念火热,该公司的股价也随之走高,近一个月内已三度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海天瑞声董秘办,对方工作人员表示,ChatGPT的火热短期内尚未给公司业绩带来影响,ChatGPT国产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同样需要观望。

  在海天瑞声2月9日发布的公告中,该公司曾提示,公司专注于为包括AI技术公司在内的AI产业链各类机构提供算法模型开发训练所需的专业数据集,业务与从事人工智能算法及应用开发的企业有比较大的区别。截至该公告披露日,公司未与OpenAI开展合作,其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该领域对数据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待观察。

  ChatGPT概念股回落 海天瑞声连涨后震荡(图1)

  2月14日上午,ChatGPT概念股开盘走低,兔年以来涨幅已超过200%的海天瑞声同样开盘转跌,海天瑞声收盘报204.00元/股,总市值87.31亿元。

  在此之前,2月1日、2月7日以及2月9日,海天瑞声曾三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在2月7日发布的《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中,海天瑞声表示,公司尚未与OpenAI开展合作,其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尚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业务方面,海天瑞声提示,近年来,公司收入结构中有大约90%的贡献来自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业务领域;自然语言业务对公司整体贡献大约在10%,未来其是否能快速发展成为公司的核心支柱之一,将受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月8日,该公司再度提示风险时提到,公司注意到ChatGPT等AIGC类话题近期在国内、国外产业界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公司自身始终秉承冷静、理性、专业的态度看待包括ChatGPT等在内的各类产业界新现象对公司业务所能产生的实质影响。

  而对于行业趋势,海天瑞声则表示,公司认为整个AIGC领域未来将保持长期向上发展趋势,但其发展速度、阶段性效果等需要冷静分析、避免短期盲目过热,公司始终坚信需要回归到行业及公司业务基本面看待各类新现象所能产生的价值。

  海天瑞声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ChatGPT的火热具体对公司业务带来什么影响还需要观望,“目前短期内是没有(带来)特别大的一个变化”。

  连日来,百度、京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入局,开发类ChatGPT技术,海天瑞声是否有意布局?ChatGPT的国产化浪潮会否对海天瑞声业绩带来影响?海天瑞声方面表示,公司没有开发相关技术的计划,只是这些技术的供应商,而国产化ChatGPT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同样还需要观望。

  海天瑞声是一家AI训练数据专业提供商,2021年登陆A股市场。

  招股书显示,海天瑞声的业务主要为通过设计训练数据集结构、执行数据加工处理过程,生产用于算法模型开发训练用途的专业数据集,并以软件形式向客户交付。

  海天瑞声提供的训练数据覆盖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等多个AI领域,全面服务于人机交互、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多种应用场景。其中智能语音为其优势领域,服务/产品线已覆盖160余个主要语种及方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微软、亚马逊、三星等均为其客户。

  不过,上市至今,海天瑞声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2019年~2021年海天瑞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8亿元、2.33亿元和2.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158.68万元、8208.1万元和3160.54万元。上市当年,海天瑞声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3%,净利润则同比下降61.49%。

  据海天瑞声2023年1月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进入2022年,海天瑞声仍旧未能摆脱净利润下滑的态势,出现增收不增利。

  具体而言,该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至2.6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同比增加25.92%至28.34%;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00万元至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同比下降5.08%至11.41%。

  围绕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海天瑞声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研发投入的加大,具体情况以年报披露的为准。

  在业绩预告中,海天瑞声表示,报告期内,在境外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的背景下,公司全球化战略得以逐步实施,境外基础训练数据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智能驾驶数据业务在产销研团队建设、平台打造、客户拓展、资质获取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带动本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以上因素共同驱动公司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呈现一定比例增长。

  而净利润的下滑,则是由于该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提升智能驾驶行业数据服务业务能力、升级管理架构及激励体系、进行全球化营销人员体系建设、并完成新办公楼购置,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预计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上年均有明显增长,并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VCG21409100706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