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我问了ChatGPT四个问题,答案戳心,互联网内容生产模式变革开始

  ChatGPT对人类的影响充满了未知。它已经不是简单的智能问答系统,而是可以帮你判断,直接给出结果。那么它引发的人工智能浪潮,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带来内容生产模式的大变革。

  01

  人类内容生产模式的演进

  口口相传的民谣是内容,甲骨文上的占卜是内容,陶器上的铭文是内容,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内容,活字印刷的《孝顺事实》是内容,激光照排的《伍豪之剑》是内容,手机发个朋友圈是内容,互联网上录入、搜索、阅读、复制的也都是内容。由此可见,内容来自于人的思想,思想需要附着在介质上传播与留存。人类从蛮荒走到文明,正是无数代人的思想得以传播留存,创造了先进的生产力,并进一步反作用的结果。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电脑逐渐取代了纸笔,将人类思想记录在硬盘上。一根根网线联通了无数台电脑,人的思想又从单一硬盘存储,变为全球节点访问,没有时差,没有国界,无纸化成为内容生产模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数字革命让内容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内容生产者也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按照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生产者也表现为不同的群体。

  02

  电脑UGC的论坛时代

  UGC是User-generated-Conte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用户产生内容。为什么前面要加电脑两字,就是要与后面的手机用户相区分。这个时代中所说的用户,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网络原住民,也就是现在的六零后、七零后群体。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在中国萌芽,出于成本考虑,做架构,做服务器,包括带宽,都是极烧钱的事。所以如何减小成本,就成了网站运营者考虑的事了。而论坛类的网站,从运营成本来讲,用人最少,性价比最高。

  搭建好论坛架构,基本不需要招编辑,叫一帮热心网友进行管理,版主,版斧,聊天,灌水,板凳,沙发,全是那个时候的名词。1998年创立的西祠胡同和1999年创立的天涯社区,都是论坛类网站的典型代表。

  用户只要完成论坛注册,就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版块发布文章,并可以配发图片。文章都是先发后审制,质量好的还可以被版主设为精华帖子。慕容雪村、西门大官人、小李飞刀、当年明月,都是从天涯走出的名人。

  后来的百度贴吧、豆瓣、知乎,都是典型的论坛式应用。

  03

  PGC的门户时代

  PGC是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专业生产内容。这里的专业,也可以理解为职业,就是网站的编辑。这个时代的突出表现,就是以四大门户网站为首的资讯类网站创立。

  1998年,王志东与姜丰年在四通利方论坛的基础上创立了新浪网。1999年的“科索沃危机”和“北约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奠定了新浪门户网站的地位。

  1998年5月,起初主打搜索和邮箱的网易,开始向门户网站模式转型。1999年,搜狐推出新闻及内容频道,确定了其综合门户网站的雏形。2003年11月,腾讯公司推出腾讯网,正式向综合门户进军。

  所有这些网站,每天要生成大量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是由网友提供的,而是来自于专业编辑。这些编辑要完成采集、录入、审核、发布等一系列流程,还有的需要制作像“科索沃危机”这样的专题。这些内容代表了官方,从文字、标题、图片、排版等方面,均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可以视为专业生产内容。

  其后一段时间,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纷纷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这些官网上所有内容,也都是专业生产。

  04

  手机UGC、PUGC的社交时代和移动时代

  PUGC是Professional-User-Generated-Conte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为什么前面还加了一个手机UGC,是因为进入社交和移动时代,手机大行其道了。

  时间来到了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这是一款跨平台产品,电脑端可以用,手机端也可以用。当时人们的手机流量还十分珍贵,所以手机端往往仅限于WIFI环境下使用。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端产品。自此,以“两微”命名的社交产品标志着社交时代的到来。

  2012年8月,今日头条发布第一个版本,预示着以其为代表的资讯类“多端”登上历史舞台。

  无论是“两微”还是“多端”,其突出表现就是站方搭台,用户唱戏,由大量手机端用户贡献内容。从开始的图文信息,到后来的短视频、直播,都是如此。而站方在此期间,只是做好审核及算法推送,内容生产上已经微乎其微。这是典型的手机UGC。

  而在大量手机用户中,陆续出现了很多意见领袖,俗称“大V”。他们原创水平高,粉丝量多,影响力大,成为站方吸引用户所倚靠的重要力量。他们对站方而言,是用户;对用户而言,是专家,因此他们生产出的内容,也就被称为PUGC。

  05

  AIGC的人工智能时代

  AIGC即AI-Generated-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进入2023年,ChatGPT全球大火,标志着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当网站上的内容不是由人生产,而是由机器完成时,你是什么感觉呢?AI绘画、AI写作早就有,但从来没有像这次引发大家的关注。

  有人说,ChatGPT不过是搜索引擎的一种升级,没什么新意。其实他只说对了一半。ChatGPT会用到搜索功能,因为它的写作是需要强大的数据库作为依托。只有足够多的内容供它参考,才能生成所需要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它能直接给到你答案,这是搜索引擎所不能比拟的。以往我们搜一个东西,搜索引擎会给出一堆结果,让你去选。而选的过程,是需要人自行判断的。但ChatGPT能够直接给出结果,它代替你进行了判断,这是不是最可怕的呢?

  我找了几个相关问题,提给了ChatGPT,看它是如何回答的。

  第一个问题:AIGC会引发互联网内容生产大变革吗?

  它回答:AIGC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生成技术,它可以自动生成文本、图像、视频等内容。AIGC的出现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更有效地生成内容,从而提高企业的内容生产效率。因此,AIGC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变革,它可以改变企业的内容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内容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互联网内容生产的变革。

  (很客观是不是?)

  第二个问题:AIGC会导致互联网行业的内容编辑失业吗?

  它回答:不会。它可以帮助内容编辑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取代他们。AIGC可以帮助内容编辑更快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省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价值。

  (这个也可以接受,但事实上呢?)

  第三个问题:ChatGPT引发失业潮,美国新闻巨头裁员12%,你怎么看待这个新闻?

  它回答: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新闻,因为它表明聊天机器人技术正在取代人类工作,导致大量失业,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确保聊天机器人技术不会取代人类工作,而是与人类工作相辅相成,以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失业者的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以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瞧瞧这回答,真是滴水不漏,把自己择得一干二净,同时还不忘慰问失业者。)

  于是有了第四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聊天机器人技术不会取代人类工作?

  它回答:

  1. 加强对聊天机器人技术的监管,确保它们不会被用于取代人类工作。

  2.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人类协同工作,而不是取代人类。

  3.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与人类协同工作。

  4.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确保它们不会被滥用或滥用以取代人类工作。

  5.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控性,确保它们不会被用于取代人类工作。

  6.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可解释性,确保它们的决策能够被人类理解和控制。

  7.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可信度,确保它们的决策能够被人类信任。

  8.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性,确保它们能够长期有效地与人类协同工作。

  好吧,以上ChatGPT回答的四个问题,把它们串起来,就是一篇AIGC文章,你觉得怎么样呢?欢迎留言评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