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马亮:ChatGPT 创新之后的待解之问
“你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吗?”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消灭一些岗位,但人类可以有更多新的岗位和新的技能去学习。”
这是人类与最近风靡全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一次对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智商配上“八面玲珑”的高情商,ChatGPT刷新了人们对于AI的印象。
有人担忧这一升级版AI是否会抢夺脑力劳动者的“饭碗”,也有人关注私人“助手”会变成作弊“推手”吗?内容原创者的心血如何得到保护?
《热点读》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聚焦最前沿的AI技术话题,为您答疑解惑。
热点读:最近大家都很关注ChatGPT,它究竟能做些什么?AI在不断发展,为什么到ChatGPT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答:ChatGPT是一款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仿照人类的逻辑思维和表达模式执行各种任务。上线仅仅两个月,ChatGPT的活跃用户就突破一亿,频频上热搜榜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ChatGPT最直接应用的场景就是搜索、客服、问答、咨询等交互领域。目前不少AI客服电话饱受诟病,和话务员的服务相去甚远,一些搜索引擎也往往搜不准、搜不全。ChatGPT则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和机器学习,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ChatGPT在科学研究、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设计以及教育培训等专业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网友们尝试通过ChatGPT来写小说、写诗歌、写论文、设计建筑,甚至提出要求模仿某个人物或风格。教师学生可以使用它进行作业批量处理、辅助答疑等等。假以时日,会有ChatGPT支持的AI教师对人类进行定制化的精准教育和培训。
如果说过去是AI 1.0时代的话,ChatGPT则开启了AI 2.0时代,在AI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的质的飞跃。ChatGPT是通用型AI,这比具体领域的AI有更强的应用推广潜力,对人类的冲击性和挑战性更强。过去的“深蓝”、“阿尔法狗”等AI产品可以在计算、国际象棋、围棋等单项任务上战胜人类,而ChatGPT相当于培育了一块广袤的沃土,在其之上可以种植成片的森林。
ChatGPT通过其算法模型、大规模语言数据训练,具备了强大的语言理解与生成、复杂推理、上下文学习等能力。可以说是“深入浅出”,以深度学习让算法更能够响应和满足公众需求,“浅出”则是降低了技术门槛,人机交互表现更优异,让公众广泛使用。
在看得见的领域能够部署应用,在产品和服务背后看不见的底层技术上也将实现革新。这可能会重塑涉及人机交互的行业、技术和产品。
热点读:很多人关心,ChatGPT这类应用会来“抢饭碗”吗?会导致脑力劳动工作更“内卷”吗?未来不断进步的AI和人类如何“分工合作”?
答:近些年来,熄灯工厂、无人驾驶等的出现,让人们关心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可能被AI取代。ChatGPT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在于它不仅擅长于重复性劳动,而且对专业性、逻辑性和创意性较强的脑力劳动提出了挑战。
比如,程序员、设计师、作家、画家、记者、教师、律师、建筑师等等工作,可能会在ChatGPT引入后出现一定的变化。相对来说,ChatGPT这样的AI一旦大规模部署,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值得一提的是,AI可以不断迭代升级并自主学习,它的能力会持续增强。
当然,ChatGPT作为AI应用还很难有类似于人类的情感,所以在涉及社交、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工作,ChatGPT的威胁目前来说还不大。即便是在创意领域,ChatGPT也还无法和人类匹敌。
与此同时,ChatGPT和其他颠覆性科技一样,在颠覆、替代一批工作的同时,也会创造一批新的工作。ChatGPT会催生大量新的职业,特别是围绕AI的开发、优化和应用,吸引更多人参与相关工作。
ChatGPT的冲击,让很多人担心人类的脑力工作更加“内卷”,而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对ChatGPT的应用边界和方式不加有效制约,就可能出现人机大战和人类“内卷”。ChatGPT在客服、咨询、教育、科研、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既会重塑这些行业,也会带来伦理和法律层面的多重影响,有必要提前研判和加强监管。
ChatGPT作为一种AI技术,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类。AI和人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实现良性的分工合作关系。人机协同是AI领域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即人类和机器有序分工、各取所长、各司其职、并肩作战。ChatGPT这样的AI技术在其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而人类则发挥其优势技能。有学者指出,未来是人机共生的时代,需要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携手并进。
热点读:ChatGPT 等AI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否会导致版权纷争、作弊等新问题出现?
答:ChatGPT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人工智能水平,在多个领域都会带来很大的变化。未来的诚信和版权问题将会成为需要面对的难题。比如,学生作业和考核如何使用文献阅读、课程论文、开卷考试这样的传统形式?因为ChatGPT分分钟就可以提供答案,甚至比学生自己写的还要好。一旦ChatGPT在教育领域滥用,作弊和反作弊的问题会凸显出来,而学生和教师也都将面临如何教和如何学的困惑。
为了防范ChatGPT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不少大学都发布公告,禁止在作业考试中使用ChatGPT。比如开发了识别ChatGPT的检测技术,类似于论文查重软件。这样一来,就能对使用ChatGPT完成的作业进行识别,避免学生依靠ChatGPT蒙混过关甚至取得高分。但是,学生依然可以将ChatGPT提供的结果进行修改而骗过这些检测技术,教育诚信和公平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观察探讨。
在科学研究领域,ChatGPT可以计算和写作。科学期刊编辑对于投稿论文,很难辨别究竟是人类完成的,还是ChatGPT的作品。所以,最近《自然》《科学》等知名科学期刊纷纷表态,探讨ChatGPT适用与不适用的情形。
同样,在文学艺术领域,ChatGPT创造的作品也将面临版权纷争、法律纠纷等问题。比如,人们使用ChatGPT完成的作品如何署名?ChatGPT可以和人类一样拥有署名权吗?作品的版权归谁?如何区分哪些是ChatGPT的作品,哪些是人类的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说一部作品是人类的而不是ChatGPT的?
为了防范这些可能带来的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提升ChatGPT使用的透明性。如果ChatGPT的应用滥用失控,那么将会带来难以收场的混乱局面。这意味着ChatGPT的开发者要建立使用者名单管理规则,避免其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人员使用。对于使用ChatGPT的情况,也需要追踪记录和监测预警,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依据。
ChatGPT并不完美,比如提供的结果还不够准确,还无法做到字斟句酌。以它为代表的AI技术不断发展,如果能够形成通用标准并得到广泛认可,将会推动实现万物互联和万事协同。全面智能将成为可能,并使城市的运行管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质的飞跃。
文稿来源:央视新闻
微信编辑:马晓琴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