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已经来了,我们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近段时间,ChatGPT的爆火让不少人产生了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多集中在现在的工作到底会不会被ChatGPT取代,ChatGPT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失业等问题上。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得了解ChatGPT是什么。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在细分领域上属于AIGC,即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领域。

  内容自动生成,这让人很容易想到文字相关领域的工作,比如小说,以及近些年很火的自媒体领域,这些行业相关从业者是比较担心ChatGPT带来的影响的。

  但用过ChatGPT你就会知道,虽然这款产品能够一秒生成内容,且内容看起来很像一回事,但缺点不少,首先正确性不够,生成的文章可能会存在事实性的错误,得用人工去纠正。

  还有一点,这些文章的观点都是已有的,而不会产生新的独到的观点。换句话说,ChatGPT生成的内容是基于现有信息的更高效的整合,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这款产品,我们也能够整合信息,只不过花费的时间会更多。

  从这个观点来看,ChatGPT只是一款工具,可能会更进一步的解放生产力。

  相比从事文字行业的人,其实更应该担心的人是搜索引擎行业从业者。根据专家的分析来看,ChatGPT在搜索领域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比如用户能够快速获得简洁明了的回答,能够通过对话深入了解,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点开一条条链接去查看。

  简单来说,ChatGPT能够让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变得更好。所以,如果微软进一步将ChatGPT整合到其旗下搜索产品必应,那必应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挑战谷歌在搜索市场的巨头地位。

  聊到微软,这里说说它跟OpenAI的关系。OpenAI成立于2015年,当时得到了马斯克的投资,没错,就是特斯拉的那位。

  虽然马斯克入场早,但从现在来看他跟OpenAI的合作远没有微软的深。2016年,微软开始跟OpenAI合作,当时便宣布投资10亿美元。而在近日,双方更是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合作,微软将向OpenAI投资高达百亿美元巨资。

  从现在曝出的资料来看,微软是掌握了OpenAI的大部分股份的,当然,具体多少不得而知。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微软是认为这笔投资是非常划算的。

  根据OpenAI自身的预测,随着ChatGPT的发布,公司的营收将会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营收2亿美元,2024年将超过10亿美元。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还要再进一步跟大家聊聊。

  一、

  从OpenAI的发展可以看到,在美国这个资本高度发达的国家,创业者仍有凭借先进技术创造巨额财富的机会,但很难诞生真正独立的巨头企业。

  OpenAI刚成立,便拿到了马斯克的资金,这笔钱当然不能白拿,股份肯定要给出一部分。然后科技巨头微软的下场,更是拿到了这家企业更多的股份。

  到这时候,OpenAI自然已经不再纯粹了,资本的利益互相交织。所以,现在任何美国新生企业的崛起,背后都站着巨头企业,以及很难理清关系的各类资本。

  不仅是OpenAI,另一家人工智能企业DeepMind,则被谷歌拿下,这家企业被看作是有极高概率率先开发出通用人工智能的企业。

  二、

  视野回到国内,我们要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爆火的ChatGPT是美国企业的产品,而不是中国企业的?

  其实不只是ChatGPT,更早以前,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购物平台、聊天软件等,这些都是国外先发展起来的产品。哦对,我国有个短视频,算是先于国外火起来的领域。

  但总体来看,这么多年发展,我国互联网应用及前沿科技行业,在创新方面是落后国外一截的。

  随着ChatGPT的爆火,国内相关企业如百度、科大讯飞、360等也宣布加码该领域。能在第一时间跟上,应该说值得肯定。

  但就怕又像元宇宙一样,国内各大企业、资本蜂拥而上,纷纷加码元宇宙,但现在元宇宙如何?热度似乎降下来了,且还没有新的相关产品诞生。

  美国是当下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我们过去基本上都是摸着它过河的,这条路不会有错,但随着我国的技术迅速发展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赶超,国人愈发希望国内能够出现更多的创新,成为被人摸着过河的对象。

  尾声

  最后再回归前文所说的ChatGPT,这是一款工具,它能够解放生产力,回顾历史,任何能够解放生产力的工具出现都会淘汰一部分劳动力,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我们不用忌惮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诚然会取代劳动力,但本质上人工智能是工具,我们能够使用它。

  时代的车轮已经滚滚而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拒绝、抗议以及消极对待,而是积极上车。在车上,才能看到未来。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可以,点个赞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