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最近,美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遍全球。身在中国,除了凑热闹跟山寨版的ChatGPT聊几句天外,有一个疑问不禁从内心升起,那就是:

  为什么ChatGPT没有诞生在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技术基础还不够,此外,社会大环境可能也是重要因素。但这类答案,似乎都没有说到根本上。上面的问题,可以换一种问法:

  为什么ChatGPT诞生在了美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但是问题又来了:美国凭什么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呢?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第一推动”,指一切事物最后的目的与运动的终极原因。而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追寻其固有的原动力,科学追求精神本身又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基本的推动。而美国科技发展的背后,无疑有着科学精神源源不断地推动。

  一言以蔽之:拥有科学思维,是强大之根本。

  那么,科学是什么呢?科学即刨根究底。其三个要素是:目的、精神和方法。

  ·?目的——发现各种各样的规律;

  ·?精神——质疑、独立、唯一;

  ·?方法——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

  而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科学思考力,尤其是逻辑思维的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虽然“赛先生”的概念传入中国已逾百年,其实“科学”在中国、在华人眼里都相当弱,它没有成为文化,更没有形成一种精神。

  所以有各种坑蒙拐骗屡屡成功。无论学历高低,年纪大小,总有人相信板蓝根能治百病、连花清瘟能抗病毒,总有人将钱财拱手送给骗子。十大谣言、十大诈骗年年更新,屡出不止。也总有人打着“科学”的幌子造晶片、骗经费......

  而今时今日,人们依旧沉浸在娱乐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的致命缺陷。令人感慨,中国缺乏对真理的追求,缺乏对自然的好奇的文化;科学从没有在中国成功扎根。

  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今天的科学教育,不能只教科学知识,而要讲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只有培养科学思维,才能让个人、让国家从根本上摆脱盲目与无知,走向理性与强大。

  尽管如今市面上关于“科学”的书早已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书籍依然只在普及科学知识,从未深入科学的“灵魂深处”。

  为此,特别推荐这套《剑桥科学史》,这正是一套从科学精神入手,系统讲解科学方法的世界科学通史: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图1)

  ◎从科学精神入手,回应赛先生何以救中国的百年追问

  科学精神从来没有进入国人的文化内核,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国人忽视科学,恰恰在于国人太重视科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常说“你这样做不科学”,科学成了对于“对的”“正确的”“合理的”等词汇的指代。另一方面:从近代科学进入中国起,在“科学救国”的迫切需求下,我们把科学等同于技术,学到的却更多是“技”和“术”,而不是“科学精神”。

  只有渴求真理、渴望自由的人,才能把真正理解科学与科学精神的本质,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科学精神的历史就是理性和自由的精神在人类文明演变中的历史。因此,重新审视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正是“赛先生”进入中国近百年后,我们仍亟需补上的一堂现代文明必修课。

  这本《剑桥科学史》探究的,正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科学在世界各地诞生的前因后果和重要成果。它以科学精神为主线,将与之相关的科学家、科学理论、科技成果、社会思潮甚至文化、艺术变迁,全部串联起来。搞清科学精神的来龙去脉,恰恰是理解科学精神真正的可贵之处,也是培养科学思维的观念起点。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图2)

  ◎破解对科学十大谬误,还原科学最真实样子的“醒脑之作”

  影响国人认识科学的最大阻碍,首先来自于对科学的“固有”误解:

  科学是近代才有产生的吗?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科学是理科吗?科学与哲学是什么关系?科学与技术是什么关系?科学跟信仰水火不容吗?多学科学知识就能有科学精神吗?科学精神只有科学家才有吗?科学是高智商者的游戏吗?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这套《剑桥科学史》还原的,正是科学最真实的样子,书中,不仅理清了科学与技术、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更在每一章节中,完美结合了科学理论与人文思考。另有一卷专门探究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科学的社会学领域。因而被盛赞“融学科史、思想史、制度史、社会史于一炉,彰显了科学历程中每一处动人的风景”,堪称一套全面厘清对科学的种种误解的“醒脑之作”。

  ◎一套典藏版世界科学通史

  对懂书的人来说,有三个出版社堪称“通史”类著作的“免检保障”——美国的哈佛大学出版社、英国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日本的讲谈社,这三家不仅在国内享有巨大声誉,更是全球公认的经典和权威。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图3)

  这套《剑桥科学史》,正是来自三大出版社之一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其明星产品的《剑桥史》系列这套《剑桥科学史》不仅是剑桥史系列在科学史领域的力作,更是全球唯一一套科学史通史,“铁三角中的科学史的唯一一角”,其价值与典藏地位无可取代:

  ◎权威的强强联合

  科学通史之所以难编,恰恰在于在科学已经高度专业学科化的当下,具有宏观视野与微观洞察的科学家已十分稀少。剑桥科学史作为唯一一部科学史通史,既要求主编宏大的视野,更要全世界最知名专家的合力,只有大社穷几十年的功力才能做到,《剑桥科学史》的主编花费数十年时间,在全球研究界的每个相关领域都选择了一流的权威专家分章撰写,因此《剑桥科学史》一书堪称“权威们的强强联合”。

  ◎译者代表了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峰

  中国科学史界有个说法叫做“南江北吴”,是指吴国盛、江晓原两位科学史大佬,这次中文版特意邀请到他们一道翻译《剑桥科学史》。除此之外,翻译团队也均为国内科学史界的中坚力量——包括刘兵、杨舰、方在庆等等。在“相互切磋、共同印证”的同时,他们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这部《外文经典》的原汁原味,刷新了中国科学经典的更高峰。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图4)

  ◎一套值得收藏、传家、馈赠的科学史经典

  剑桥科学史以全新视角解读人类历史,是理解人文社科必不可少的一个维度。一套剑桥科学史=一套学科史+一套思想史+一套制度史+一套社会史。

  对于专业研究者,这套书是值得放在手边,以备随时查阅的工具书,而且40年都不会过时(吴国盛语);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是目前理解科学发展、培养科学精神的最权威著作。本书中文版与剑桥出版社同步出版,在完美还原原版的基础上,更在装帧、纸张等层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