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SSEC太空探索发布会:浙江航天新势力,中国的“太空GPT”雏形

  3月3日,地卫二举办首届SSEC太空探索发布会,发布会以“全息地球·数字中国”为主题,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航天卫星技术在数字中国场景建设的应用能力,领先布局智能卫星星座的远景规划。

  SSEC太空探索发布会:浙江航天新势力,中国的“太空GPT”雏形(图1)

  解构物理世界,数字中国远不止虚拟现实

  近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发布,纲领性意见梳理出更为清晰的数字化发展脉络,更为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补上了一剂强心针。那数字中国到底长什么样,要如何用起来?地卫二的首席算法科学家康亚舒在发布会上表达了观点:“全面感知、高效计算,并最终形成实时的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是我们给出的数字中国解答。”

  康亚舒认为,以全息为起点,构建更加智能的虚拟世界,并不只是单纯的虚拟现实,数字中国不仅需要更全面的数据来源,更重要的是把数据变成肉眼可理解的具象呈现。他向大家展示了临平区丰收湖景区公园的全息视角,从太空看、从天上看、从地上看的视角转换,在转换间,变化的不仅是成像效果,可视化数据,如每个点的污染物指标等的深度与精度也在随之动态调整。

  “可以说,这个‘全息丰收湖’完全基于StarVision的计算机图像视觉处理引擎形成,只花了3天时间就呈现出了如今的模型效果。“StarVision代表了地卫二自研的核心算法,它处理的是从可见光到微波的地表各类电磁波数据,处理量和处理效率是其他产品的8倍及以上,同时结合真实的实景影像,对照物理世界映射出一个完全基于现实数据而形成的数字孪生模型。

  “如果说,ChatGPT对话式产品颠覆了AI的认知,那么,可以认为StarVision是空间信息版本的GPT。”康亚舒认为,StarVision完全可以实现与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互动,形成全息事件、全息农业、全息城市的实时解决方案,帮助数字化用户深度理解行业资源,形成智能预测预警、智能决策等能力,指导行业用户突破业务难点。

  SSEC太空探索发布会:浙江航天新势力,中国的“太空GPT”雏形(图2)

  智能遥感发展10年,合作破局正当时

  真实赋予了数字化的可靠性,快速计算与实时响应则让数字化的应用拓展了更多边际。作为数字信息的主要供应源之一,卫星数据在以往的应用中往往显得笨重且耗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哪怕是提出“智能遥感”概念已经10年了,卫星影像处理仍旧在面对步骤繁多、复杂冗长、各环节协同能力弱的“老大难”。

  从数据源端简化处理,提供更稳定的星地联动算力组网支撑,地卫二提出了更加直击矛盾要害的方案。地卫二CTO王春晖已经经历过卫星行业的多次变革,他在SSEC会议上分享了自身经历:“我们团队已经经历过给笨重的卫星‘减肥’,摒弃繁杂的自制单元,率先采用了更轻更可靠的工业化组件,打磨出国内第一颗微小卫星,还发上了天。”

  SSEC太空探索发布会:浙江航天新势力,中国的“太空GPT”雏形(图3)

  在SSEC会议上,地卫二的弦Edge平台正式发布,体积更小,挂载的智能模块却具备大容量存储单元和大算力处理单元,为实现星上高速算力提供了产品支撑。4月16日,它将搭载WJ-1A卫星进入空间轨道。

  在发布会上,地卫二“星上入驻“计划也随着弦Edge平台同时发布,支持行业伙伴参与地卫二的太空联合探索,通过联合开发,共同构建一个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卫星资源,共享星上算力,共同深耕卫星应用,共同引领行业变革。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