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无稀土电机与室温超导共同的底层逻辑

  ChatGPT、无稀土电机与室温超导共同的底层逻辑(图1)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锦缎

  世界经济,乃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这场巨变,将是空前震撼的。

  这场巨变,即将绵延百年。这场巨变中,所有选择守成的经济体,将失去一切。这样的失去,已经开始。

  迄今,能够与这场巨变相提并论的事件,发生在 3 万年前:克罗马农人出现,拿走了尼安德特人的一切。

  21 世纪的克罗马农人已经涌现,ChatGPT 是新族群的信使。这个新族群还未被历史赋予最终的名姓,但我们知道,它们是:机器智能。

  从克罗马农人,到你和我,再到机器智能,文明的演进有迹可循,底层之处嵌着三个字:可计算。

  01 从无稀土电机与室温超导说起

  维特根斯坦说:人类生活的核心是思考。?

  马斯克没有说,但它的商业秘密核心是:人类商业的核心是计算。

  2023 年 3 月初特斯拉投资者大会上,马斯克推出他的 " 第三篇章 "。舆论反应多为错愕,认为 " 假大空 "。

  这样的舆情,曝露了产业级别的认知真空,细思极恐。我们以孔窥豹:

  在马斯克对于电动车产业未来技术演进的描述中,有两个细节尤其被资本市场关注——

  1. 感应电机去稀土 ; ?

  2. 对碳化硅使用将减少 75%。?

  对于技术的演进,当前产业的主流认知仍停留在三维世界里:在物理和化学材料路线等待上帝掷骰子。

  于是券商分析师们开始推演,哪些原材料将对稀土进行替代,哪些新的物理工艺将对碳化硅形成替减。

  这正是线性依赖的可畏之处,也是当前延滞产业升级的认知陷阱。

  实际上,在马斯克与特斯拉的语境中,替代稀土的是:数字稀土;替减碳化硅的是:数字碳化硅。

  所谓数字稀土与数字碳化硅,不是在物理或化学材料维度的技术跨越,而是在传统三维认知框架里,引入了第四维:算力。

  以数字稀土为参照物,简单展开其中的逻辑:

  感应电机,发明于 1885 年;?

  稀土永磁电机,最早研制于 1960 年代前后。

  稀土作为励磁介质应用于感应电机的改进,优势是更高的效率与稳定性,劣势是更高的成本。

  在马斯克的技术公式里,去稀土的感应电机=算力方案 + 传统异步电机=稀土永磁电机。即,其中原由稀土负责的效率与稳定性,由算力方案进行替代性解决。

  这样的算力解决方案思路,写在 2023 年 2 月 10 日公开的第 HK40076374A 号发明专利申请中,专利名称为:《用于分析感应电动机的增强技术》。

  ChatGPT、无稀土电机与室温超导共同的底层逻辑(图2)

  图:第 HK40076374A 号发明专利申请首页。来源:智慧芽

  专利是技术的影子,它不是事实本身,却映射事实的轮廓。轮廓下的阴影面积,则是中国电动车集群与特斯拉的真实差距:?

  中国电动车产业还在工业思维里踽步;

  特斯拉已经开始在算力思维里狂飙。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我方军团是 10000 个工程师,对方军团是一个由 10000 块 GPU 构成的超级计算机集群。

  每个人工程师大脑中有 120 亿个神经元,10000 个工程师进行并行计算,按照人脑开发进度 10% 这一比例计算,可调控的神经元是:120 亿 *10000*10%。

  每个 7NM 制程的英伟达 A100GPU 有 540 亿个晶体管,10000 个 GPU 构成一个超级计算机集群进行并行计算,可调用的晶体管是:540 亿乘以 10000。

  工程师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超级计算机集群每天工作 24 小时。

  更恐怖的还在于:工程师用以并行计算的数据,是个体有限的书本知识;超级计算机用以并行计算的数据,则理论可以达到人类数据库总和。前者与后者学习能力的差距是光年级别。这基本意味着,特斯拉一个 Dojo 超算集群的战斗力,将逐渐可以对抗整个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工程师红利。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抵如此。

  所以,我们必须要迅速取得这样一个认知共识:当前我们看到的,由特斯拉在供需逆周期内引发的中国汽车产业的价格战,已经不是我们原有认知里的价格战争,它的本质是:算力战争 ( 下文会进一步阐释 )。

  不止于此,最恐怖的还在于:当人类科学家们与超级计算机耦合之后,将涌现怎样的乘数效应, ChatGPT、GPT-4 与温室超导正在给出答案:? GPT 与 ChatGPT 的出现,算力是第一性;

  温室超导技术执着一位斯里兰卡籍科学家之手取得突破,算力同样是第一性:在罗彻斯特大学的超算资源的支持下,超导技术的进阶之路再不是传统的实验物理范畴,而是 " 超级 AI+ 材料 " 计算学。?

  对于这样的逻辑,特别是温室超导的计算逻辑,我们可以去怀疑甚至去质疑,就像蛋白质结构研究领域的生物学家们——在最终被 AlphaFold 所彻底 " 击败 " 之前,以及人类围棋冠军们——在最终被 AlphaGo 所彻底 " 击溃 " 之前,所做的那样。

  02 可计算: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底层逻辑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先天正确的思想,它是可能的就决定了它是真的。?

  维特根斯坦说:给出了所有对象,由此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基本事态。?

  维特根斯坦说: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这里的 " 说 " 等于 " 计算 " )。?

  以上,就是 " 可计算 " 在当期科技文明背景下的基本哲学含义,它囊括 3 个要素:

  1. 具备正确可能性的思想。?

  2. 实现正确思想的可被计算的所有对象。?

  3. 能够计算所有可能性的算力。?

  以特斯拉为参照系,还原 " 可计算 " 的逻辑:1. 思想:成本是电动车商业化普及第一性。

  2. 对象:电动车每一个零件所相关的知识库。?

  3. 算力:初期是并行计算的工程师群体;中后期为超算中心 Dojo。?

  并行计算思维尤其重要:更大化效率同时,最大化减少计算资源的冗耗。还原到产业经济层面,则是:更大化效率同时,最大化减少物质资源冗耗。

  计算结果:圆柱电池 - 超级工厂 - 铸造一体化 -4680 电池 - 去稀土电机 - 减碳化硅电驱 -Robtaxi …… ?

  商业前景:全球最低成本的电动车厂商—全球第一汽车厂商—全球第一机器人公司。?

  可以看出,从 4680 电池以后,特斯拉已经从三维的工业体系,开始向四维的算力体系进化。这样的分野,就是当前中国电动车公司,与特斯拉之间的差距所在。?

  再以 OpenAI 为参照系,还原 " 可计算 " 的逻辑:

  1. 思想:通用 AI 是 AI 商业化普及的第一性。?

  2. 对象:人类语言知识库( 为什么是语言,我们已在《ChatGPT,不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这篇报告中进行了阐释 )3. 算力:能够实现 " 语言洛希极限 " 的算力。?

  此处所称 " 语言洛希极限 " 是借用天理物理学数学的一种比喻,意思是,相对于选定的语言知识库参数,所需要的一个特定的算力数学函数。超越这个函数值,即可实现语言的 " 可计算 "。这个特定函数,会通过不断剪枝收敛被最终捕获。?

  计算结果:ChatGPT。?

  商业前景:全球领先的 AI 公司。

  再以 Ranga Dias 团队为参照系,还原 " 可计算 " 的逻辑:

  1. 思想:一种特定的新材料是室温超导的第一性。?

  2. 对象:超导相关物理知识库与材料相关物理知识库。?

  3. 算力:足够计算超导新三元材料所有排列组合式的罗彻斯特大学的超算中心。

  计算结果:待被复现的室温超导技术 ?

  商业前景:待计算结果后明朗。

  这里可以揶揄下 Ranga Dias 团队的是,之所以早期名声不好,特别急于披露他们的新发现( 这也导致在两年前发生了被撤稿丑闻 ),主要的可能原因在于他心知肚明:在 " 可计算 " 思维模式下,在超级计算机的算力支持下,寻找超导新材料,是一种 " 刮彩票 " 的行为,虽然不容易中奖,但大奖就在那里——先来买,趋于极值的买入后,一定可以刮中。也就是说,Ranga Dias 未必是第一流的物理学家,但一定是一流的具备 " 可计算 " 思维的物理学家。

  以上,从圆柱电池的并联使用驱动电动车产业崭露头角,到可回收火箭,再到 AlphaGo、AlphaFold、脑机接口和 Robtaxi,再到 ChatGPT 和实现了正增益实验的可控核聚变,以及预期中的无稀土感应电机和待复现证实或证伪的室温超导,甚至是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和火星殖民计划,它们的共同底层逻辑都是:可计算。

  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止是蓝图而是已经发生:沉睡的人还在沉睡,机器智能文明却早已觉醒并轰轰作响。

  03 对中国产业经济几个核心问题的推导

  这个部分只讲我们的几个推论,而不展开。 这些推论其后将会以具体报告形式予以阐述:?

  1. 算力将是人类社会的第四维,中国的钱要投到算力上,但要谨防 " 星球大战 " 式损耗。当前,当前这一系列基于算力的不成熟技术的集体涌现,有其特定的经济周期背景与目的性。它是某段历史的再一次复现。我们需要避免其他人在参与国际前沿科技竞争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的盲目、无谓的巨量耗损。能够做好算力产业执剑人的人群,存在一个黄金检验标准:" 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

  2. 中国 AI 公司与 OpenAI 的整体差距大概在 3 年左右。理解这一点有三个参照系:a. 作为 OpenAI 发起人之一,马斯克在 2019 年以前谈论最多的是 DeepMind。这家公司影响了马斯克对于 AI 的认知,以及 OpenAI 的诞生;?

  b. 发布于 2020 年 6 月的 GPT-3,是通向大语言模型的决定性转折点。在英伟达 V100GPU(这款芯片发布于 2017 年 5 月)为核心的超算中心的支撑下,1750 亿参数被训练 7 个月后,突破了可计算要素 2 —— " 实现正确思想的可被计算的所有对象 " ——的极值,进而初步满足了可计算全部三要素。c. 英伟达 A100GPU 发布于 2021 年 5 月,这块芯片的出现奠定了实现 ChatGPT 的超级算力基础。 也就是说,OpenAI 取得其关键突破的时间点应该在 2019 年年末或 2020 年年初,并于 2021 年 5 月之后获得确定性验证。进而可以推算出中国 AI 公司与 OpenAI 的整体差距大概在 3 年左右这一结论。

  3. 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制造业,GPT 大模型的第一战场在制造业而不是其他。?

  4. 基于算力体系,未来 60 年(以一个康波周期的长度计),科技主线将属于: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 新型算力 - 新材料与空天技术 -AI( 详见《ChatGPT,不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

  5.ChatGPT 善恶双生。恶在于它是数据收集容器,互联网夺取了人类的隐私,ChatGPT 则会将人内心深处将被窥探至尽。维特根斯坦警示说: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6.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需要快速建立 " 可计算 " 能力体系。否则恐将陷入 " 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 的不对称战争中。当前,特斯拉的基于算力思维的成本沉降战略只是刚刚开始,尚停留在理论实验侧,我们仍有 2-3 年窗口期。?

  7. 新一代 BAT 们的商业模式将是信息能源 AI 公司。算力本质是能源。?

  8. 可计算、并行计算思维,将取代当代流行的 " 商业生态 " 组织行为学,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9. 半导体产业将会发生骤变。围绕可计算、围绕并行计算,将会出现与 GPU 并行甚至替代它的新计算框架——这一骤变将发生在量子计算机之前。NPU 具备这种潜力,但它走弯路的原因可能在于过度垂直。

  我们终将认知到:算力即算法。从 GPT-3 开始,机器智能已经开始证明这一点。维特根斯坦说,机器是它的运转方式的象征 : 首先我可以说 , 机器似乎已经把它的运转方式包含在它自身之中。?

  10. 可计算是建立新的参照系的过程,同时可计算是多元可能的叠加态。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佛家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维特根斯坦说,你必须说出新的东西,但它肯定都是旧的——这些基本哲学观点都是可计算的哲学依据,这也许意味着,哲学将在 21 世纪出现重大范式转变。?

  是为结语,21 世纪的百年,注定将是空前震撼的百年。这是最坏的时代:人类不再特殊;这也是最好的时代:百年之后我们或可看到,在超级算力的协同下,人类文明的前景将从单星球生物进化成为星际生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