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物理学又不存在了?ChatGPT:室温超导是物理学的一个梦想

  就在前天,一组微信聊天记录突然开始在各大群中流传:

  随后,这一新闻直接引爆各大社交媒体,物理学又双叒叕不存在了吗?

  到底是什么重磅消息呢?

  原来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三月会议上,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 Ranga Dias 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了能够在室温环境下实现超导现象的材料。

  简单来说 “超导体” 就是 “超级能导电的物体”,就是电阻为 0 的物体。零电阻传输电能就没有损耗,可以极大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浪费,对全世界的用电模式有极大的影响。如果能实现商用,将极大地促进小到芯片大到电网输电甚至可控核聚变的发展。

  不过超导体并不是新概念,只是之前研发的超导材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要么需要极低温,要么需要极高压强。而 Dias 团队这次的研究成果的关键突破是近环境压强(一万个大气压强)和 21 度室温,相比于以往动辄几百万大气压强和液氮低温环境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知道这个消息后,有些人坐不住了。室温超导才刚在物理学界掀起小浪花,在二级市场已经一石激起千层浪。室温超导能否改变世界不知道,反正至少能改变股价,股价先冲一波:

  于是,不少 A 股股民(韭菜)闻声而动,开始连夜学习室温超导相关知识,还有人乐此不疲地在微信群内里分享专家交流纪要。后来事情越来越离谱,室温超导开始传成温室超导……

  为了防止成为二级市场上跟风的韭菜,我决定找 ChatGPT 问问看:

  ChatGPT 也提到了电阻造成的能量损耗问题,还说室温超导是物理学中的长期梦想,格局还是你大。

  第二个问题是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Dias 团队在超导领域的论文曾经被 Nature 撤稿,所以这次的研究成果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在 Nature 杂志上,还有一篇与 Dias 团队同期发布的点评文章 《Hopes raised for 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but doubts remain》 ,这篇文章介绍了 Dias 团队的实验结果和方法,以及其他研究者对他们的质疑和批评。文章认为:这项研究有可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也需要更多的证据和复现来支持它。

  看来这项实验成果的可靠性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

  第三个问题是我比较感兴趣的点,我们在 《程序员学习 CPU 有什么用?》这篇文章里提到过 CPU 主频的性能瓶颈问题:一般来说,提升主频对于 CPU 的性能影响是最直接的,但是计算性能越高则功耗也越大,发热也会越严重。

  最近几年 CPU 主频的提升遇到瓶颈,主要是因为提升主频增加的热量反而会导致 CPU 性能下降或损坏,如果无法解决散热问题就无法进一步提升 CPU 主频。

  所以我问下超导体对于 CPU 功耗瓶颈的影响: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但是理论到落地到 CPU 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一下:目前来说室温超导的可行性是积极乐观的,但是距离应用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实现的话,确实会对科技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想要拿到一颗超导体的 CPU 还远着呢,等着吧……

  至于二级市场,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按照 ChatGPT 的话来说,室温超导是物理学的一个梦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