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ChatGPT、颠覆性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杨燕青 葛劲峰 马绍之
中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一本探讨数字经济治理核心议题的经济理论读物,从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治理的反身性出发,在探讨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的特征及其运行的经济学规律之后,进而探索了一系列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本书全面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消费者保护、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税等数字经济治理核心议题上的政策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全球的数字经济治理辩论提供更多案例。
>>内文选读:
ChatGPT、颠覆性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
本书即将付梓之时, ChatGPT正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的旋风。这款AI应用知识海量、逻辑通顺、表达流畅、多才多艺,其性能优越让人深感震惊。尽管其逻辑和价值观并不稳定,比如会“一本正经”地给出错误信息,偶尔会“放飞自我”给出毁灭世界的方案,但已足以让全球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AI 作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真正迎来了改变世界的起点——以AI为核心的数字科技作为通用技术终于有了足以支撑起规模(用户过亿)的应用、商业模式乃至成为通用基础设施的可能。
一、关于ChatGPT和人工智能
如果说多年以前AlphaGo战胜李世石让人们意识到,机器智能在某个专门领域可以超越人类,即实现所谓的ANI(狭义人工智能);那么,今天的ChatGPT则让所有公众意识到,人工智能似乎可以替人类做任何事情,可以成为通用认知引擎,即通向所谓的AGI(通用人工智能)。
事实上,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逆袭人类认知,是机器替代人类最不可思议的版本。OpenAI 曾表示,尽管ChatGPT不是真正的智能,但它让人类体验到了当真正的(人工)智能实现后,每个人都能用这种智能做各种他们想做的事情的滋味。
无疑,ChatGPT可能成为通用引擎,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智能。目前,尽管科学家在不懈努力,但还没有人可以解释语言大模型在达到规模阈值后所涌现出的惊人性能提升和泛化能力究竟来自何方,也没有人可以解释机器和电路运作背后的原理。
尽管如此,ChatGPT作为一个建构在大语言模型基础上的产品和应用,终于拥有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特征。从创新的角度看,不同于渐进式的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应用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根本性替代效果的全新技术,带来新的或更多的价值,产生破坏性、颠覆性的力量,引发行业生态系统的巨变。
正是由于这种颠覆性的力量,人工智能在诞生了67年后,才有了真正成为通用技术的可能。而这一切,源于规模。
说到规模,可以参考的例子是区块链,尽管当年其热度不输于今天的ChatGPT,然而,无论是私人数字货币,还是供应链等应用,区块链的产品和应用都没有实现上亿规模的应用,自然也无法带来全球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变革。
规模带来的一切,ChatGPT仅用了两个月就轻松实现了。在这个意义上,携基础大模型的威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科技正在真正成为通用技术。
二、关于通用技术及其反身性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科技与人类历史上的蒸汽机和电力一样,是代表颠覆性技术创新、被广泛应用的通用型技术,它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势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革。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与内燃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都是改变历史的通用型技术。数字科技正在解构与重塑整个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社会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走向。
大凡通用型技术与社会经济治理之间都存在很强的反身性,即通用型技术不仅塑造了全新的经济社会生产形态,而新的经济社会生产形态也必然将使人类社会与经济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变革。人类社会建立全新的治理体系用以释放新科技的生产力,并规制新科技的“破坏力”。
以史为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横跨美国东西两端的铁路网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美国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得以形成,进而使美国得以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新科技的生产力不证自明。但不为人所熟知的是,铁路是现代经济中出现的第一个“平台”经济,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特性。美国政府率先建立了新的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来监管铁路行业,并出台了有关商业、专利、财产和劳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来监管铁路行业,这些监管在确保充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以及释放铁路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我们回首美国进步时代的反垄断浪潮时,人们往往过于关注企业巨头的拆分等戏剧性事件,却忽视了“润物细无声”的经济与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正是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建立起了引领全球的经济与社会治理体系,从而奠定了百年前领先全球的美国经济制度基础。
从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治理的反身性出发,在探讨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的特征及其运行的经济学规律之后,本书进而探索了一系列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
作者:杨燕青 葛劲峰 马绍之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