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火热的ChatGPT聊《21世纪进化论》
互联网业界最近最火应该不是是各种新手机的发布,而是AI交互的突飞猛进,随着国外GPT模型的成熟,ChatGPT和微软New Bing开始面向普通用户开放,百度的“文心一言”也加入战团。AI需要的强大算力更是推动了Nvidia显卡的再次缺货,不禁让人怀疑这个是不是老黄的套路。
从1997年5月11日,AI“深蓝”战胜棋王卡斯帕罗夫,这是机器第一次打败人类,而接下来的日子,人类就开始不断用AI来挑战自己的智力顶峰。在2017年5月初,媒体发出疑问,20年过去了,为什么深蓝还是没有能像人那样思考。可是留给人类的时间那就那么几天,5月底,AlphaGo以3:0战胜柯洁,拿下人类在智力上的最后一座山峰。到最近AI开始进化到更加懂人的新阶段。
那么问题就来了,人需要担心吗?真的不用担心,因为很多时候人的成本是真的低,特别是在单位能耗上,人类确实有着机器无法跟上的优势。毕竟柯洁下一盘棋需要的能量还不够阿尔法狗几分钟的。这个当然也得益于人类千万年来的进化。
有人创作了这幅有趣的人类接下来的进化总结图,看来最后那种不太可能了,毕竟AI让一些人“解脱”了。对于进化论这个话题,我们很多时候都强调生理上的,而忽略一些非生理进化,也正如AI那样有机器的革新,也有算法上的进步一样,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本《21世纪进化论》。
作者希瑟·海英和布雷特·韦恩斯坦都是敢于挑战权威的进化生物学家。二人相识于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之后结为夫妻。二人均为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博士,都曾在美国常青州立学院担任长达15年的进化生物学教授。多年来,二人一直从事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致力于揭示人类历史上大规模进化的意义,并期望为人类寻找一条理论上稳定前进的道路。2019年至2021年,海英与韦恩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詹姆斯·麦迪逊项目做访问学者,并一起提出了有关意识进化适应的理论。
按照作者说的“我们在本书中的主要目标不是简单地回答某些问题,而是向读者介绍一个强大的科学框架,它能够帮助人类了解自己。”对的,这里不需要读者懂生物学,不需要读者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
作者列举的11个角度可以说是当下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议题,例如身体、饮食、医药、夫妻、亲子、教育、文化以及文明等等,可以说这些议题都伴随着人的一生,生存、生命、生养,人类进化,人类文明进化,发生在人身上的一切变化和进化,都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人类和环境之间,成为一种既相辅相成又相互敌视的关系,看上去很矛盾,实际上很真实。总结起来就是人的进化是既有生理上,也有意识上的,只有匹配的才能存留下来。但是这种又不是固定的,也会因应另一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人类非常擅长应对变化和适应未知事物,人类天生就是探索者和创新者。正是这同一种冲动,既造成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麻烦,也是拯救现代社会的唯一希望。当然,这种说法或者定义也深陷矛盾,那就是没有人的地球是否有意义。因为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是明显的,可是如果过度解读这些破坏,那去掉了人类,那么地球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它也迟早会进化出另外一种“人类”,那么就陷入另外一个循环。
我们再推而广之,自己也是一个“地球”,那么身体上的很多细胞就是“人类”,我们就需要注重他们的进化,我们也要主动去关注他们的变化。
书中就提出一些建议,让我们的身体得到更好的“进化”。
另外书中还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见解,文化位于基因“之上”,是因为文化塑造了基因组的表达方式,基因描述了构造"身体”的蛋白质和构建过程。而那些拥有文化的生物当中,文化对"身体”将去向何方,做些什么有着极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可以说是基因组表达的“调节器”或“调节因子”。
所以作者还提出了在父母和亲子关系上的重视。
《21世纪进化论》可以是说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强调了“软件”的影响,正如AI的算法的优化,我们都记得“机器人三原则”,其实或多或少影响了AI的自我发展,可对与人类自身我们也做出了限定,正如书中提出的那样,人类文化中包含的许多规定,往往会阻碍或禁止人们利用某些特定“机会”去提高适合度,即不得杀人、偷窃、妒忌等。比如我们在奥林匹克精神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在古代,如果某个群体能做到“更快,更高,更强”那么就能做出更多的坏事,比如梁山好汉,一两个人是很难成事的,但是分工了就势不可挡。还有我们也会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所以我们很大程度上去主动削弱人类本身。
嗯,人类的进化就是那么复杂,一起看看这本有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