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爆火之后,重读微软CEO萨提亚的《刷新》

  

  萨提亚加大对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投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微软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赵东山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几乎没人能忽视现在的微软,它是当下因ChatGPT受益最多的公司。然而,2014年2月,萨提亚.纳德拉接任微软CEO时,一切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彼时,全球个人电子计算机(PC)出货量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稳定增长后,进入下滑状态。季度PC出货量为7000万台,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经超过3.5亿部。更糟糕的是,不仅PC销量下滑,微软推出的Windows8遭受冷遇。与此同时,安卓和苹果的操作系统呈急剧上升的态势。

  萨提亚写道:“这反映了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而在这个领域,微软不仅没有领先,甚至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更为关键的是,微软内部问题也很严重:2013年,微软的年度员工调查显示,大多数员工并不认为公司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并对公司的创新能力提出质疑。“微软病了,员工倦怠了,他们深感挫折,甚至他们认为只有外部人士才能让公司重新回到正轨。”

  甚至当纳德拉成为微软新任CEO的消息宣布时,一些批评人士将公司的这一选择形容为微软的一个“倒退”。

  萨提亚上任不到十年,曾经的那个微软回来了。微软重新恢复了活力,萨提亚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将微软的市值增长了5000亿美元以上,重回世界之巅。这背后,萨提亚一方面重整了微软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做出重要判断,从云服务到各种收购,直至如今赶上人工智能的大风口。

  一切都离不开萨提亚。在微软期间,萨提亚曾做过服务器软件方面的工作,也曾做过微软世界级的搜索引擎。比尔.盖茨评价他:“总是处于一种对话的状态,不断与客户、顶尖研究人员和高管沟通交流。而至关重要的是,他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加大投入,比如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这将会打造一个全新的微软。”

  2018年,萨提亚写了《刷新》一书。《刷新》回顾了萨提亚的变革路径,比如在硬件Surface电脑上的投入,在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三大领域的战略布局。同时,该书也系统总结了萨提亚的核心管理思想:当一个组织达到一定的阶段或临界点时,都需要自我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有太多成长背景和事件影响了萨提亚,而他又因此改变了微软。《刷新》虽然是一本5年前的旧书,但是在ChatGPT盛行的当下,重读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以下为《刷新》一书中的精彩观点:

  1.你至少要懂两门语言,才能真正理解一门语言,不懂外语的人也无法理解自己的母语。学习或改进一项技能,可以对另外一项产生积极影响,这便是迁移学习。

  2.我们往往高估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目标,却会低估在长期内能够取得的成就。

  3.一家公司必须对它所擅长的事情规划完整的愿景,然后用信念和能力将其实现。

  4.人工智能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同时又不会伤害人的尊严。它应该保护文化,赋能于多样性。

  5.今天我们并没有把航空技术看成是“人工飞行”,它就是飞行。同样,我们也不能将技术智能看成人工的东西,而应该把它看成用来增强人类能力的智能。

  

  同理心与开放合作

  在萨提亚之前,微软的CEO分别是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相比过往的微软CEO,萨提亚的做事风格更温和一些。

  他相信人类天生就有同理心。在他看来,同理心不仅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还有助于打造能让用户产生共鸣的好产品。有了同理心,你就能知道“这个人来自哪里?”“是什么让他做出了选择?”“他为什么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兴奋或沮丧?”

  

  在萨提亚看来,CEO是一家组织的文化管理者,如果一家公司的文化是鼓励去听、去学,并以使命为导向激发个人的激情和才华,那么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建立这样一种文化是CEO的首要职责。

  当微软处于低谷时,萨提亚认为团队完全可以通过竞争热情实现自我激励。微软一向擅长集中力量发起冲锋,媒体也喜欢看到这样的局面,但萨提亚不喜欢。他的方法是,通过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实现领先,而不是通过嫉妒和好斗。

  

  萨提亚特别善于从人的内心深处去激发人。在他上任一年后的演讲中他讲道:“我讲的并不是净利润的增长,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工作和学习中成长,那么我们作为一家公司也会成长。”

  这一切源于萨提亚的自身遭遇。

  1996年,他的第一个儿子Zain出生了,但出生时就患有严重的脑瘫,对他和他的妻子Anu而言,这永远改变了他们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最开始的时候,他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他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他的妻子Anu当时已经辞去了工作专门照顾Zain,并想方设法帮萨提亚走出来。在妻子的帮助下,两三年之后,萨提亚的心态和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说:“我们意识到我们要关注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我应该要有同理心,尽全力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尽一切努力帮助他。正是这种同理心成就了今天的我。”

  在日常的工作交流中,萨提亚经常告诉同事:“我们拥有的是客户情境,而不是代码。”由他主导的公司文化变革的重要部分,就是给予人们空间和余地,并将他们的声音和经验转化为话题。“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的员工把文化当成‘萨提亚的事’,我希望他们把文化当成自己的事,微软的事。”他说。

  

  与此同时,他重视培养员工的成长性思维,即着眼于各种可能性,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推卸责任。面对问题和挑战,即便可能犯错,重要的是从犯错中能学习到什么,而不是因此给该团队惩罚。

  除了员工的同理心和成长性思维的培养,萨提亚也强调外部合作。过去的十年间,微软与苹果、谷歌等众多曾经的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在他看来,关注用户使用体验,而非竞争才是一家公司应该真正重视的问题。

  关于合作,萨提亚写道,“这些年来,我发现开放是做事的最佳方式,也是让所有各方对结果都感到满意的最佳方式。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没有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工作和努力周期上。彼此坦诚相对,是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共识的最佳方式。”

  

  云服务和技术投资

  萨提亚对微软转型重大的贡献是云服务和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投资。

  在他上任时,亚马逊基于AWS成为最先从云服务中获利的公司之一。他们很早就发现,公司用来销售图书、电影和其他零售品的云基础设施,可以像分时度假模式一样租赁给其他企业和初创公司,而租赁价格远远低于他们自建云基础设施的成本。

  等到2008年6月,亚马逊已拥有18万名开发者在为公司的云平台开发应用和服务。而那时,微软还没建立可营利的云平台。

  2011年1月,萨提亚接手微软刚刚起步的云业务,当时业内的分析师估算,亚马逊等领先公司的云业务收入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但这里并没有微软的身影。当时微软的云服务收入可能只有几百万美元。

  2008年到2011年,萨提亚用了三年的时间学习云相关的知识,比如基础设施压力测试、运营和经济学等。只是他学习的身份是用户,而非云服务提供商,这一学习经历帮助他快速在新职位加快执行速度。

  在萨提亚看来,虽然苹果公司和谷歌等这些竞争者定义了产品的移动性,但是微软可以重新定义人类体验的移动性。微软的云技术可以让这种移动性成为可能。移动性和云这两种趋势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微软当时转型的基础。

  

  除了云服务外,他还关注未来的技术趋势。在他看来,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看似相互独立,但他们将会融为一体,微软对此十分看好,错过这些趋势的公司必将落后于人。与此同时,他强调一家公司必须对它所擅长的事情规划完整的愿景,然后用信念和能力将其实现。

  不过,忽视现有业务核心去追求未经检验的未来技术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是创新者面临的典型困境:在追求新机会的同时,也有可能错失唾手可得的成功。

  萨提亚给微软团队定的规则是,在真正采取行动之前,必须满足3C原则:我们是否有振奋人心的概念(concept);我们是否有成功所需的能力(capability);我们是否具备拥抱这些新技术和新想法的文化(culture)。

  在此基础上,确立三层投资增长策略:第一,发展今天的核心业务和技术;第二,为未来孵化新创意和新产品;第三,投资于长期的突破。

  《刷新》中,萨提亚还回顾了一些行业内幕和八卦。比如2013年9月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之前,时任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要求他的管理团队成员对这一交易进行表决,希望通过公开投票了解一下团队的态度。当时,萨提亚投了反对票。

  他说,“我尊敬史蒂夫,也理解扩大市场份额,打造第三大可靠生态系统背后的逻辑。但是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第三个手机生态系统,除非我们能够改变游戏规则。”

  

  提倡成长性思维

  2014年2月,萨提亚开始管理微软时,面对微软当时在互联网领域的处境,他意识到“世界已经改变,我们也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了。”

  因此,刚上任时,萨提亚便对员工表示,“重塑企业文化将是我的首要任务,我将不遗余力地清除创新障碍,让公司重新回到先前的轨道上,继续以改变世界为己任。”

  他鼓励公司的12.4万名员工都能拥抱“无所不学”(learn-it-all)的文化,而不是过去倡导的“无所不知”(know-it-all)的文化。这反过来也激发了开发者、客户和投资者以更现代的方式与公司进行互动。

  萨提亚出身于印度的海得拉巴,那里被誉为印度的硅谷。在印度接受大学教育后,21岁赴美留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1992年,萨提亚进入微软工作。在微软工作22年后,被任命为第三任CEO。

  萨提亚热爱读书,他的办公室看起来像是一个书店。“我一般会这本书读几页、那本书读几页,当然有一些书是会连续读完的。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书我该怎么生活下去。”萨提亚说道。

  在众多的书籍中,萨提亚深受一本名为《思维模式》的书的影响。这本书由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所写,书中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那些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证明自己的天赋。努力是一个不好的预兆,因为假如你需要努力尝试新东西,还要不断地问问题,如果尝试失败了,那显然说明你不够优秀,也会让你感到尴尬。而当这些人找到了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想着重复做这件事,以显示自己对这东西有多么在行。

  而在那些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成长,而这当中的精髓就是努力——因为只有努力才会成长。当他们对某件事情已经非常擅长的时候,就会把它放在一边,并继续找那些更有挑战性的事情,这样来保持持续地成长。

  “在微软,大家被成长型思维鼓舞并不是因为纳德拉本人,而是因为成长型思维能够让他们变成更好的父母、更好的合作伙伴和同事。”萨提亚说道。

  

  受此影响,萨提亚一切都往积极的方向看,比如2015年,微软和谷歌同意终止两家公司之间关于智能手机和电子游戏系统的专利侵权纠纷,涉及两家美国和德国等地约20起诉讼。此后,微软和亚马逊还史无前例地宣布达成合作,以更好地整合他们的语音助手“小娜”与Alexa。

  对此,有业界评价萨提亚,让微软从一家与世界为敌到与世界为友的公司。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