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不用担心Chat Gpt

  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热乎乎的花茶,又到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坐在键盘前,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吧。

  人工智能的概念最近又火了起来,概念火起来不是因为最近有了突破性的技术,而是一款软件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这款软件能否在产业中实现辅助,在预期的范围内,只能帮助产业预备军也就是大学生群体水作业,放在第二产业,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建筑安装,该软件都不能加以应用。车一个螺丝都不能搞,安一个胶合板都不能做,对第二产业的帮助在哪?

  第二产业需要的人工智能,是能够在施工和操作过程中,现场帮助提升赋能的人工智能,就好比用一个平板,检测机械的运转,实时给出操作建议。第二产业操作密集,对话AI难以实时帮助,所以能用的可能微乎其微。

  放到第三产业,不管是服务业还是交通运输,该软件都不能代替人,毕竟是个聊天软件。服务业需要的是智能客服,交通运输需要的是自动驾驶。软件对第三产业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只有也只有在教育这个行业,第一面对着不用上生产环境实操的学生,第二面对着已经有了定式答案的作业,该软件能大放异彩。

  比如说培养皿计数,需要一个视觉识别的软件,但是做生科的学生,生化环材天坑专业,哪里会写这个?

  让这个软件写一个简单的代码,学生调调参数,就能做出来培养皿计数的软件,这就是这个聊天软件对生产最大的帮助。

  技术,就要归于技术,场景一句不提,应用一点不做,谈什么技术?

  但是商业的东西要归于商业,软件本身赚钱不赚钱,和软件本身能不能在其他行业里大放异彩,是两码事。技术不先进不代表商业模式不能先进,做不了基建不代表做不了动能。

  OpenAI公司一直在烧钱做研发,没有赚钱见效益,资本主义的投资机构需要的是见到收益,不是无偿资助一帮科学家做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把AI做为基建来做,见效过于慢,自动驾驶的技术做了这么些年,始终在L2级别徘徊,冲上L2.5都能成为大新闻,这是AI做为基建,所一定具有的特性。

  因为基建本身就决定了没有多大的利润可言,只要做基建无利可图,基建的进步速度就一定慢。美国的火车是什么样子,大抵都知道。

  但是,如果业务本身做成了动能,用户从公司变成了个人,用途从生产变成了娱乐,那收益就来了。

  对技术不熟悉,又缺乏社交和新鲜事的现代人,会天然的把一个看起来很会聊天的机器人当作一个玩具,不停的实验。

  人来了,流量就来了,流量来了,利润就来了。

  一个基于CPT-3的技术,包装一番,就能取得如此效果,那帮研发人员能搞得定AI研发,自然也能明白市场。

  利润来了,投资机构的信心也就来了,这就是Open AI公司的阳谋。

  至于这软件本身能当多少基建,能替代多少人力,这重要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