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项立刚:chatGPT吹我是院士、首席科学家

  这两天用了用chatGPT,有了更加深入一些认识。

  1.我相信英文比中文的回答要好,因为英文的语料多,训练的更好。中文还是语料少,中文要提升还得有个过程。

  2.回答似是而非,说些玄妙和泛泛的话,就很让人震惊。一些有针对性又有大量语料的内容,比如写个情人节的情书,新年的祝福,效果是相当不错,会有人觉得比一般人写的还好。这是综合了大量此类信息,又有人工智能训练。这个意义上专用的一些工作,通过喂语料,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是有机会的。

  3.回答涉及到具体的知识,比如项立刚的介绍,就在胡扯,而有一个巨大问题,不是某些信息不准,而是生造,比如我院士、首席科学家之类,不是网上有相关信息,捕风捉影了,而是从无任何信息直接生造。

  这就有一个大问题,如何让人相信,它干出来的内容存在大量生造,无法令人相信的信息,这怎么帮助我们工作?

  4.如果不能解决信任危机,用它生成的信息,或是做一个工作辅助,它的价值何在?

  怎么解决信任危机,保证输出的信息不是偏离事实,这需要大量的喂信息,进行标记和判断,这需要大量的人来,而人做就是有成本。除了人工智能训练的能源消耗和设备成本,人工成本也是大成本,这些成本需要使用者出。

  网友:确实如此,如果是一篇“拍马屁”的文章说得不准确,倒也无伤大雅可,一笑了之。但如果你准备用它推荐的内容做比较重要的事情,哪怕仅仅是在某个重要场合、对某些重要人物、发表重要建议,一旦内容有很大偏颇,那结果也是致命的,遑论科技项目了,所以,任重道远啊。

  网友:危险的是信息合成AIGC,可能制造生产大量不实、虚假、错误的信息,再融合进入数据库,导致人类的知识和文明被扭曲篡改!如何杜绝这个巨大隐患是ChatGPT们能否成功的试金石,否则就是一个“逗你玩的游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