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关于6G、ChatGPT...首场“部长通道”作出回应!|5G|科技部|王志刚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
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我国制造业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据他介绍,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万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工业在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占27.7%,我国制造业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从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今年1月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都在50%以上,说明制造业处于景气区间。他介绍,今年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的情况下,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产业升级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因此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
金壮龙介绍了下一步重点抓好4方面工作。第一,促进重点行业的增长。工业行业中有一部分行业规模比较大,占GDP比重在1%以上,比如电子、汽车、钢铁、有色、石化等行业,对稳增长十分重要。“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这些行业”。
第二,加大投资。推进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做好外资项目的服务和保障,鼓励外资扩大在华投资。
第三,扩大消费。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第四,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出口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东北地区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效应。鼓励工业大省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加大制造业的发展,为稳增长做贡献。
5G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支持产业界组建6G推进组
金壮龙在会上介绍,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我国5G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基础设施方面,以5G基站为例,我国已经建成了超过234万个5G基站。从应用方面来说,5G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5.75亿用户;在行业应用方面,国民经济有97个大类,一半以上用了5G。比如采矿、港口、电力、大飞机制造等都应用了5G。
金壮龙表示,下一步的重点是保持5G良好发展势头,具体举措用三个字概括:建、用、研。“建”就是多建基站,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在城市地区,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有5G,我们主要是要覆盖得更好。在农村地区,现在实现了县县通5G,下一步将继续延伸。
“用”即扩大5G应用,要实施“5G+”行动计划。“5G+工业互联网”的赋能对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非常重要,计划“十四五”期间建1万个以上的5G工厂。
在论述“研”的方面,金壮龙说:“我们正在总结推广5G经验,支持产业界组建了6G推进组,代号‘IMT-2030 ( 6G)推进组’,这个推进组已经在开展工作,我们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研发。”
科技部部长谈ChatGPT:要达到OpenAI的效果还要拭目以待
近期,ChatGPT在国内外市场掀起了一阵风,国内也有不少企业纷纷宣布布局相关业务。针对近期爆火的ChatGPT,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借足球运动员梅西的例子,回应了现场记者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提问。
王志刚表示,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它的计算方法有进步。
“比如发动机,大家都能做出发动机,但质量是有不同的。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从这一点看,ChatGPT在技术进步上,特别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与算法质量的有效性上,非常难。”王志刚说。
王志刚表示,中国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布局,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一些成果,但目前要达到像OpenAI的效果可能还要拭目以待。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在AI这个重要领域,科技部已经作了很多部署:包括AI本身技术发展的一些课题;中国首先提出AI治理方面的“八项原则”;在AI转化应用方面最近推出智能码头等若干个示范应用场景,推动AI转化应用。
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王志刚认为,在这样的论述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主体。”
他表示,下一步,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要努力形成一种生态,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王志刚说。
“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上介绍,这十年,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5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全国地表水I到III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第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已经编制了“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将一项一项全面展开。第三,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管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形势下,生态环境部又将如何在服务和保障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守好生态环境底线?
黄润秋介绍,在污染物减排方面,这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84%、58%,北京二氧化硫的浓度以个位数的微克来计。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降低57%,重污染天气比例只占1%左右。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超过了90%。所有这些情况表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新的一年,生态环境部仍然会继续用好“123”的政策,“1”是落实好一套政策,“我们出台了相关政策,构建了一套创新的政策体系”。“2”是畅通两项机制,一项是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主要针对重大项目;第二项是直达基层、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机制,通过远程在线帮扶、释疑解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3”是落实好三本台账,就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三个方面的相关项目环评管理台账,提前介入、定期调度,共同推动这些项目落地。
黄润秋介绍,还要强调守牢底线,这方面有“345”的考虑,“3”,就是守住“三条底线”:一条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总要求;二是依法依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刚性的,不能动;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
“4”是把好“四道关口”:环评审批准入关、排污许可关、监督执法关和督察问责关。
“5”是重点关注“五类项目”,比如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另外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这些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秉承初心 逐梦前行-2023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2023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