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盛景彭志强:产业孵化是未来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主战场
早春时节,北京街头的寒意还未完全散去。位于鼎好大厦二层的盛景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场人工智能相关的路演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开年以来,差不多每周都会有路演活动在这里举行。”一位盛景的工作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说。
鼎好大厦曾是北京中关村电子大卖场的标志性建筑,2019年启动改造后华丽转身,逐渐成为汇聚科创企业的商业写字楼。大厦周围,manner、M Stand、星巴克、Seesaw等品牌咖啡馆云集,供往来的人们商务洽谈或是落座歇脚。
盛景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在2021年选址于此,并从去年8月开始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盛景链接全球资源、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的全新尝试。盛景从2007年成立至今,已走过16个年头。随着市场周期的起伏和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盛景如今已成为国内颇有口碑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并演化出“创新赋能+投资孵化”的双轮驱动商业模式。
在赋能服务方面,盛景提炼出“重结果、早介入、长周期、全方位、抓节点、平台化”的赋能方法论,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赋能。
在投资孵化方面,盛景母基金覆盖了君联资本、高瓴资本、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达晨创投、红杉中国等一线基金管理人,投资组合收获了宁德时代、美团、药明康德、Uber、Roblox等217家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盛景嘉成直投基金也投出了国联股份、康龙化成等12家上市公司,为LP带来可观回报。
“我们直投策略始终坚持以终为始,在财务指标和中国市场业务经营的合规性上,我们以A股上市标准作为决策前提;在市场空间和成长性上,我们以上市后可持续增长能力作为关键决策标准。在退出上,盛景的投资策略是尽早达到DPI为1,并且对于优秀项目,尽可能长期持有以及深度帮扶、长期陪跑,同时坚定推行这两个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的退出策略。”盛景网联董事长、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由于直投基金业绩确实不错,加之母基金市场环境的变化,盛景从2022年开始将投资重点放在直投基金层面。母基金作为直投的战略组成部分,主要投资早期天使阶段的基金。其子基金所投优质项目成为直投业务的项目源,由此形成直投业务与母基金业务间的联动。
本次专访中,彭志强还谈到全面注册制环境下盛景业务策略的调整、CIC产业孵化模式为盛景带来的投资收获,以及对ChatGPT、新消费等投资风口的观察。
全面注册制下,赋能阶段后移、投资阶段前移
《21世纪》:今年2月17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整个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为之振奋。对盛景来说,将如何调整自身业务策略?
彭志强: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后,创投行业的投资退出渠道将更加通畅,同时Pre-IPO投资这种简单套利型的投资机会将变少。
对盛景来说,我们认为,首先,赋能阶段必须后移。以往,我们对企业的赋能聚焦在如何帮助企业上市层面。如今随着注册制的推行,企业上市难度有所下降,但上市之后的估值中枢在普遍下移。因此,帮助已上市公司进行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实现第二曲线创新,就变得至关重要。
第二,投资阶段要向前移,坚定不移地投早、投小、投科技。近几年,投早、投小、投科技是很多创投机构认可的方向,但落实情况仍不理想。主要挑战在于,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高。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的产业孵化,是未来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主战场。借助产业公司的资源优势,我们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找到投资契机,并且提高投资成功率。
在2015年左右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很多大学生在创业,主要集中在消费互联网赛道。近几年,硬科技成为主流创业赛道,众多科学家走到前台创业。这其中有很多成功代表,但把科学家培养成企业家也是九死一生的过程,失败案例也不少。
我们认为,未来将是产业创新的时代,由产业公司牵头的四位一体联合创业模式,是新创公司的主流产生形式。即产业公司、科学家和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专业团队、盛景这样的专业赋能服务机构四方联合创业,这即是盛景倡导的CIC产业孵化模式。CIC产业孵化模式是一种更高质量、更高确定性、更高能级的创新创业形态。
对上市公司、产业集团来说,它相当于产业孵化器。在孵化创业公司的过程中也能够为自己找到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应对注册制下上市公司估值中枢下移的新形势。
《21世纪》:在CIC产业孵化模式中,盛景主要扮演什么角色?有没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产业公司作为产业孵化器的案例?
彭志强:我们还是做赋能、服务、投资的角色。与产业公司合作,为新创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建设、股权结构与激励体系设计提供建议,为企业的融资、上市做规划,以及投资这些企业等。
近几年,已经有一些四位一体模式的成功案例。比如三一集团目前拥有三一重工、三一国际、三一重能这几家上市公司,同时还孵化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工业品交易平台易工品等,盛景投资了它培育的多家新创企业。
另外,小米、海康威视、五星控股等也都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同时,四位一体的联合创业模式不仅是大公司的专利,一些盛景投资成长起来的明星创业公司,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比如,盛景在2015年参与对基因细胞治疗独角兽企业艺妙神州的早期天使投资,并对它进行多轮投资和赋能。近期,艺妙神州孵化了基因细胞治疗CDMO平台希济生物,盛景再度对希济生物进行了投资。另外,盛景还将联合艺妙神州、希济生物,共同发起基因细胞治疗的产业孵化器。
在盛景的投资赋能下,艺妙神州不仅自己是基因细胞治疗领域的明星企业,它现在还可以给基因细胞治疗的初创公司提供完整的产业孵化服务,从一家企业升级成基因细胞治疗领域的产业孵化器。
《21世纪》:如今,早期投资市场的竞争也在愈发激烈。比如近日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完成4.8亿美元新募资,高瓴在去年9月宣布推出“Aseed+”种子计划,加磅种子轮投资。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盛景如何体现自身优势?
彭志强:很多PE/VC机构在战略布局上都往早期再走一步,确实会存在竞争加剧、创业公司估值水涨船高的现象。对企业来说,钱不再稀缺,需要的是真正能够给其创造价值的投资机构。
尤其是在全面注册制的环境下,企业上市后的价值提升变得愈加重要。我们有完整的方法论帮助企业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也可以给企业的投资者关系部做指导等等。当我们能够把投后服务和赋能落到实处,就愈发体现了投资时的竞争力。
产业互联网视角投资人工智能、元宇宙、新消费
《21世纪》:您今年主要关注哪些投资赛道?ChatGPT堪称今年第一大风口,您是否看好中国类ChatGPT应用的出现,有没有投资相关的创业公司?
彭志强:我们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产业互联网,我们认为这是中国进入中低速增长后最核心的超级赛道。此前,我们在赛道中也投资了国联股份、汇通达等公司。沿着产业互联网的脉络,我们在关注产业元宇宙、产业人工智能主题。
二是科技领域,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都是我们长期关注的赛道,也是人民币创投常年来比较占优势主导地位的赛道。
关于ChatGPT,我们相信在中文环境下,中国公司无论在模型还是数据层面,都是有优势的。对创业公司来说,在大模型层面没有太多机会。我们比较看好垂直产业维度的人工智能应用,我们已经投过的一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方面的创业公司,相信在ChatGPT浪潮下,他们在各种应用场景上能够形成用户体验质的突破。
同时,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是相互交叉和支撑的,AIGC带来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元宇宙虚实结合世界的建立进程将加快。我们也在元宇宙方面进行了广泛布局,能源、建筑、工业、工厂、供应链领域的产业元宇宙,是我们投资的重点。
《21世纪》:新消费投资去年跌入谷底,今年在逐渐复苏,您是否也感受到这种态势?什么样的新消费企业更容易受到您的青睐?
彭志强:现在消费有所复苏,但消费投资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反弹。我们认为消费投资的反弹这还需要一段时间,起码得三季度以后。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消费投资复苏后变得过热,它应该是回到正常状态。
长期来看,人们都希望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消费是长青赛道。我们在投资消费时,同样是产业互联网的视角。我们倾向于投资用产业互联网思路做消费的企业,比如消费领域的2B供应链企业等。
在消费品牌方面,如果品牌只是在抖音上卖货做得很好,我们通常并不会投资,因为这种公司早晚会被平台收割。品牌想有长期的发展,从抖音这种平台起盘后,还是要有决战线下的能力。能够把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的公司,是我们所看好的。
以母基金资源构建直投业务优势
《21世纪》: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对盛景这样的市场化母基金来说带来什么影响?
彭志强:如今,政府引导基金十分活跃,成为GP募资的源头活水。但它出资的前提是,GP需要把市场化的资金募资到位。现在很多GP能够拿到政府引导基金的支持,在市场化配资方面却存在难题。
这背后的部分原因在于,以往市场化母基金是市场化出资人的重要力量。现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引导基金不再出资到市场化母基金中,给市场化母基金带来募资难题,因此这支市场化的力量削弱了不少。我们希望,未来政府引导基金定位成祖母基金,即母基金的母基金,进一步帮助私募股权市场缓解募资难题。
《21世纪》:基于母基金的资源,盛景做直投的优势是什么,目前制定了怎样的投资策略?
彭志强:基于母基金的资源,我们能够拿到项目的真实数据,作为投资判断的依据。同时,我们能够接触最优质的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跟他们取长补短。
我们观察,过去,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做投资时存在两种极端。美元基金关注项目的成长性和未来想象空间,他们希望投资性感的项目,但这类项目通常能否顺利上市实现退出的风险也较大。人民币基金希望投资稳健的项目,关注项目现阶段的盈利情况以及上市的预期,但项目的成长性和创新性往往不够,这让投资机构赚不到大钱。
我们做直投的策略是,一只眼睛以人民币基金的视角,一只眼睛以美元基金的视角。先用A股审美的逻辑对项目进行初筛,再找我们能够赋能提升企业价值、有较高成长性的项目。
《21世纪》:接触了众多的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之后,您做直投时奉行怎样的退出策略?
彭志强:我们总结的退出策略是,一方面基金DPI尽早达到1,另一方面优质项目尽可能长期持有。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但又是辩证统一的。
有些GP只做到DPI尽早达到1,过早清仓式退出优质项目,错过了长期持有拿到超级回报的机会。有些GP对优质项目一直持有,赚了100倍也不愿意退出,一旦风险出现反而血本无归。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尽早通过隔轮退、S基金等方式,实现DPI达到1,形成足够的安全边界。同时,对优质项目上市后也长期持有,尽可能分享优秀公司甚至伟大公司高增长的红利。对LP和基金管理人来说,当DPI达到1,也会更有耐心对优质项目进行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