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生成式AI”,未来军事竞争的焦点

  来源:中铸控股

  在冷兵器时代,斥候、探子、细作是交战双方获取彼此战略布置的重要手段;而进入热兵器时代后,除了基础手段外,截取与破解双方机密信息,愈演愈烈;到了科技时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要素”正在取代“信息要素”,成为未来战争关注的焦点。

  2023年1月28日,美国防信息系统局称已经将类似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列入“技术观察清单”,并表明该技术很有可能会像5G、边缘计算等往期清单中的技术一样,成为美军的发展焦点。ChatGPT能受到如此重视,其军事前景不容小觑。

  ChatGPT火爆全网

  说起ChatGPT,近期它可谓频上热搜,迅速火爆全网。自2022年11月30日发布以来,ChatGPT仅用60天便收获了1亿+的活跃用户,在军事、教育、娱乐、新闻、制造、科技、艺术等行业和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

  它的全名是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模型。其核心算法的主结构是当前业界主流的Transformer模型。与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相比,Transformer模型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捕获全局信息,并进行并行计算,可用于处理和分析大型结构化数据集,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因此,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

  OpenAI官网发布的ChatGPT系统界面

  OpenAI的CEO、联合创始人 Sam Altman曾说过一句话:相信指数的力量,平行地向后看,垂直地向前看。ChatGPT出现代表着,AI似乎已经站到了指数级飞跃的关键点上。

  但其实,ChatGPT火爆全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了多次迭代,是技术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GPT的前世今生

  ChatGPT是从GPT-3.5 系列中的模型进行微调而诞生的,而GPT-3.5是OpenAI设计的一些列NLP模型中的第四个,此前还出现了GPT-1、GPT-2和GPT-3。

  在GPT出现之前,NLP模型只要是基于针对特定任务的大量标注数据进行训练,存在大规模高质量的标注数据不易获得、泛化能力不足等弊端。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OpenAI走上了预训练大模型的道路,从GPT1到ChatGPT,就是一个预训练模型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强的过程。

  2018年,OpenAI首次提出基于Transformer的GPT-1,具备一定泛化能力,能够用于无监督NLP任务中;

  2019年,GPT-2发布,模型参数规模和训练数据规模都有很大提升,大约有40GB的文本数据、800万个文档,参数多达15亿个,模型效果在生成方面表现出了强大天赋,可以做到写摘要、聊天、写故事;

  2020年,GPT-3跨越式进步,此次迭代实现了重大的飞跃。训练数据规模达到40TB、模型参数规模为1750亿,模型效果显著优于GPT-2;

  2022年1月,GPT-3.5在GPT-3的基础上增加了2组模型,进行微调,一是可理解并生成代码的Codex模型,二是检测文本是否包含敏感内容或者不安全的“内容审查”模型,其算法基础是大型语言模型,本质上仍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长期发展和积累的结果,并未出现革命性的突破。

  2022年11月30日,OpenAI的预训练语言模型之路,又出现了颠覆式的迭代,ChatGPT横空出世。它不仅性能效果全面提升、在某些专业领域表现出人类水平,还具有更长的上下文、图像理解等能力。

  从GPT开始,无监督的大模型训练进入到了爆发式增长。OpenAI使用了互联网上大量文本数据对其进行训练,使其能够生成类似人类语言文本,才让ChatGPT具备从人类的反馈中强化学习并重新思考的能力。正是这种特殊的能力,使它成为军事应用的理想工具。

  到底什么是生成式AI技术?

  所谓生成式AI,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新技术分支,它是指通过各种机器学习方法从数据中学习抽取对象的内核特征,进而生成全新的、完全原创的内容的AI。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看,生成式AI是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迈进途中新生出来的技术分支。

  其中ChatGPT及其迭代产品,本质是基于人类自然语言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它以大型数据为原料,通过强化训练和深度学习,具备了类似神经网络的反馈纠错机制,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创造新的内容,自动完成诸如撰文本、写文章、编代码,以及作画、编辑视频等复杂工作。

  ChatGPT作为人机对话模型的新兴产品,经历了跃迁式的技术迭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未来AI将如何辅助人类工作的讨论,而在军事中的应用讨论极为热烈。

  可担任的军事角色?

  在未来的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人工智能正在各个层面发光发热。ChatGPT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它可以自动学习和理解文本,并能够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

  这项特殊的能力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军事任务,例如自然语言生成、自然语言转换、快速准确的威胁评估、战术决策支持等场景。

  而美国防信息系统局将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列入“技术观察清单”,这正是逐步推进军事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

  2020年10月美国防部发布《国防部数据战略》,明确将数据定位为战略资产,提出“使国防部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机构,通过快速规模化使用数据来获取作战优势和提高效率”的发展愿景,并提出了推进数据发展的七大目标、八大指导原则、四个基本能力和三个重点应用领域。

  美《国防部数据战略》主要内容

  既然ChatGPT其潜在的军事用途不可轻视,那么以它的能力在军事应用中或将扮演哪些重量级“角色”?

  就让我们先浅浅地路透一下:

  虚拟参谋官:提高决策效率,缩短决策时间

  一线信息员:收集与分析情报,网络风险评估

  软件工程师:迭代军用软件,提高办公效率

  百变教导员:支持军事行动,辅助军事训练

  那么,这些重量级“角色”,又是如何在军事应用中发挥自己的“威力”呢?其对于军事实践发展建设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下期,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ChatGPT军事应用前景分析》、《ChatGPT背后的超神模型:GPT-1到GPT-3.5是如何演化的?》、《生成式AI对弈“苏格拉底之问”》、《生成式AI:认知对抗的新武器》《以AI引领战争新潮流》、《4万字告诉你ChatGPT到底是什么?》等。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