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中国的ChatGPT什么时候会来?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邱锡鹏教授团队在2月20号发表了国内第一款基于类 ChatGPT的 模型“MOSS”,引发了大量网民的注意,甚至当天服务器都被挤崩溃了。

  MOSS官方于二月二十一日发表声明说, MOSS还只是一个雏形,远远没有达到 ChatGPT的水平。“在MOSS完成初步的验证之后,我们会将MOSS的经验代码、模型参数开源出来供大家参考。中国版ChatGPT的诞生还需要中国全体AI从业者的努力,也更需要不断和人交互以提高能力。”

  最近国内AI厂商也推出了一款名为 metamind 的APP并开始内测,metamind不仅可以体验类ChatGPT的NLP能力,还支持多模态AIGC创作能力,包括AI绘画,AI写作,AI视频创作等。用户可以一键生成脚本内容并创作视频,还能“复活”名人并与之进行其专业领域沟通。

  使用者甚至可以生成自己的虚拟化身,并发布对应分身的AI内容。

  客观来说, ChatGPT引发了一场全球 AI的新一轮变革,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直线上升,更多的“关联”公司也纷纷跟进,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

  而ChatGPT出道才三个多月,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各种蹭热度的乱象丛生。产品还没见到,就炒作了。一开始的 ChatGPT面临的问题,现在演变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从 NFT,到区块链,再到元宇宙,再到 Web3.0,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概念,像是一场龙卷风,吸引了无数的公司,但最终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些公司不管有没有底层技术支持,都要先蹭一波再说。概念炒作已有惯例,有技术壁垒的国际技术创新更容易被短期炒作。

  在商业价值和基础科研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做人工智能的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放弃眼前的利益,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划算,但跟着其他人蹭热度,或许就能分一杯羹。

  在 ChatGPT火爆后,人们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为何不能生产出自己的Open AI。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国内人才、投入、基础研究、投资方式的复杂问题。

  关于中国版本的 ChatGPT,以及 MOSS的讨论,现在都是一种狂热的关注,也是一种对未来科技的期待。中国各大网络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更是不缺乏应用场景,对于相关行业的赋能已是无穷无尽。

  想要体验国产最新的类 ChatGPT产品 metamind及 Moss的侯抬私我,但愿我们在 AI方面能有更大的突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