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域新里程碑 ChatGPT究竟改变了什么?|人工智能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出口成章、应答如流,能写论文剧本、能编代码音乐、能做翻译绘画的ChatGPT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球,一夜之间注册用户就达到百万级,更获得了产业界、学术界、创投界的重点关注。
华商基金研究员金曦认为,ChatGPT的出现为AI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量空间的可能性,围绕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的模型开发和场景应用有望成为市场重点关注的投资赛道,拥有落地场景的公司或强者恒强。
截至2023年2月14日,ChatGPT概念指数(8841669.WI)近1年上涨34.5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滑8.93%。
ChatGPT 为何如何火爆
近期爆火的ChatGPT是由世界三大人工智能实验室之一的OpenAI所开发的软件应用程序,旨在根据用户的提示模仿类似人类的对话。其中,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缩写,意为“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目前大家热议的GPT是以GPT-3版本为基础的能进行智能对话的聊天机器人。
根据OpenAI的说法,ChatGPT的突破在于其能带给对话者颠覆性的体验,即可以通过“仅使用几个标记样本”就能生成足够的响应,可以通过简单的提示实现对话,并有效地利用上下文信息。
具体而言,ChatGPT能够通过吸收大量来自网络的内容,比如新闻文章、社交帖子、百科条目等,学习句子、单词和部分单词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对答、提供各类信息答案,并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
更为重要的是,ChatGPT拥有丰富的信息支持与持续不断的学习更新,在用户面对问题或困难时,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其在文章生成、代码生成、机器翻译等任务上都有着比较优秀的效果体验。
ChatGPT 并非无所不能
似乎,用户只要在对话框里输入问题,就可以获得ChatGPT给出的答案。但其实看似“无所不能”的ChatGPT,也有着不少“无能为力”的短板。
金曦表示,目前的ChatGPT侧重于“多准快全”的内容梳理和整合,还不能提供综合判断、逻辑完善、调整修改等高级逻辑处理功能,与人类智慧还有很远的距离;目前用于ChatGPT语言模型训练的数据多为2021年底前的数据,存在数据与信息的滞后性,这也造成了ChatGPT在内容准确性和知识性上的短板,不少用户甚至给其贴上了“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标签。
此外,GPT-3在模型配置上成本高昂,这包括了超强算力的计算机(285000 个CPU/ 10000个GPU)、1750亿的参数、31个分工明确的作者、1200万美元的训练费用、45TB的训练数据等,这种规模的模型是一般中小企业所无法承受的。
华商基金研究员金曦表示,AI行业的发展取决于硬件与算法,近年来硬件不断发展,而算法不断遇到瓶颈。GPT-3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如果硬件水平得到提升,那么AI行业仍可能出现新的机遇。但同时GPT-3高昂的成本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深思:AI发展在性价比上是否走错了方向?是否会引发技术垄断从而不利于小厂商的生存?
拥有落地场景的公司或强者恒强
金曦认为,考虑到ChatGPT级别的预训练大模型跑一次的成本是千万美元级别,而将其商业化部署,落地多用户高并发任务中,成本只会更高。这就意味着国内有能力的参与者的仅为少数,大部分的初创企业很难有机会。
尽管当前国内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大规模训练的布局,但AI商业化最大的困难是商业模式,而前期拥有落地场景的公司有望强者恒强,现在的收入、场景有助于支撑公司继续探索新一代AI技术的落地和变现,我们也将持续关注立足NLP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以及上下游。
文中ChatGPT概念指数数据来自万得信息,近1年为“2022年2月15日至2023年2月14日”。
以上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