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一周市场观察20230203

  来源:雪球App,作者: 白泽之舞,(https://xueqiu.com/9817292899/241307388)

  一、 ChatGPT点燃AIGC(AI生成内容)方向,AI改变世界的又一场努力

  ChatGP出世

  春节长假之后的第一个交易周,最为火爆出圈的莫过于来自美国旧金山硅谷的一家叫OpenAI的人工智能公司发布的一款应用程序ChatGPT,它在科技界和资本市场都掀起了惊涛骇浪,又一个宏大叙事经济学经典案例正在逐渐成型,就如21、22年期间的元宇宙叙事。

  爆款应用首先来自于爆发性的用户增长。ChatGPT自2022年11月30日开始公开测试以来,到2023年1月末,ChatGPT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当然,排除人们尝鲜的因素,需要再过一段时间观察其留存的稳定月活用户数和人们在应用上停留的时间。上一个超级应用TikTok达到1亿用户用时9个月,TikTok用短视频的方式对Facebook、微信等传统文字和语音社交平台以及谷歌等搜索平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现在,ChatGPT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对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公司带来近乎于颠覆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AI生成内容)叙事比元宇宙更贴近可实现的商业化。

  ChatGPT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语言模型,目前还只有网页版。在使用用它非常类似于微信的聊天页面,人们通过对话的方式与AI互动。它不仅能够聊天,ChatGPT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回答一些问题,也可以应用户的要求写出一篇作文、一首诗歌,当然也能够形成一份像模像样的商业计划书或者是一篇学术论文,或者直接对学生输入的题目给出解题答案,它甚至还可以根据程序员的指令编写一段不大的程序代码以减轻程序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代码编写的门槛,综合的是,它可以充当新型高效的搜索引擎取代人们依赖现在的搜索引擎获取加工信息的方式,成为人们处理海量信息的得力AI助手。成为提高办公、学习效率的工具。

  ChatGPT确立了生成式AI的光明前景。

  这种新的生成式AI背后是它可以重塑一切,完成信息编写、内容创建、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研究、法律文件等方面的大部分繁重工作,而ChatGPT的迅速普及有可能颠覆包括教育、金融、新闻媒体、法律等许多行业。

  以为例,一边是大规模的裁员,一边是AI员工悄悄上线:ChatGPT已经被亚马逊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职能中,包括回答面试问题、编写软件代码和创建培训文档等。

  有史以来第一次由AI律师进行的出庭辩护定于2月22日在美国加州举行。初创公司DoNotPay提供的AI律师为对超速交通罚单有异议的当事人提供即时生成的辩护词,该系统依赖于ChatGPT和DaVinci等AI文本生成程序。不过,由于美国各州律师协会的抗议甚至起诉威胁,加之律师证的障碍,DoNotPay放弃了本次出庭辩护。

  当地时间1月26日,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BZFD.US)宣布计划使用OpenAI开放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来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公司在今年全力推进由AI创造的内容将从研发阶段转变为核心业务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公司计划利用这一技术创建面对用户的个性测验,并根据用户反应生成个性化的文本内容。BuzzFeed创立于2006年,是美国的一个新闻聚合网站,早期以小测试等“病毒式传播”的爆款内容闻名。2021年BuzzFeed通过与一家SPAC公司合并上市。为了实现业务盈利,该公司去年削减了新闻部门,并计划将创作者网络规模扩大一倍。

  可以说,ChatGPT是目前NLP(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之一,由于其高质量的对话内容响应能力,事实上相当于解锁了多样化的文本内容生成能力,目前成为AIGC里程碑式的模型或产品。

  AGI(通用AI)正在讲越来越多的人类工作自动化,每个行业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考虑这项技术的影响。有一件事是肯定的:AI驱动的大规模变革正在影响我们经济和人类文化的几乎每个方面。

  需要警惕的一面

  没有模型是完美的,无论它有多大。ChatGPT没有能力判断它生成的文本是否真实或是否符合人类专家的预期标准,需要确保其训练数据所表达的事实都是正确的,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能由训练有素的领域专家来完成。

  曾经被“玩坏”的Siri,战无不胜完爆人类顶尖棋手的AlphaGo都曾被看做AI领域划时代的应用,但其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消失殆尽,ChatGPT是否也是昙花一现;在宏大叙事的构想中,投资人对元宇宙的热情也是相当炽烈。最后都落得一地鸡毛。

  关于OpenAI

  OpenAI是一家不寻常的公司。该公司2015年由一群科技领袖,包括奥特曼、彼得·泰尔(Peter Thiel)、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人创办,一开始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研究实验室。

  OpenAI的目标是创造所谓的“通用人工智能”,或称AGI,一种与人类智力相匹配的人工智能。通过向开发人员收取技术许可费用来赚取利润。

  2018年2月,马斯克宣布退出OpenAI。在2019年创建了一个营利性的子公司,并与微软达成了10亿美元的交易。

  付费订阅:ChatGPT变现路径清晰

  大模型开发者通过技术产品化(包括但不限于SAAS)和付费订阅制向B端和C端提供服务,稳定可控,或成为AIGC的未来核心商业模式。

  事实上,ChatGPT只是一款研究性质的公测产品,最初的版本也并不是面向公众的商业化应用。完全无广告且免费的模式,以及飙涨的用户数,给OpenAI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维持对1亿活跃用户服务,每日运行成本相当高昂。走可持续的商业化是ChatGPT能够持续进化的基础性力量。

  ChatGPT在可持续商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尝试,付费订阅成为首先被探索的路径。

  2023年一月OpenAI曾尝试推出一版收费项目ChatGPT Professional,功能包括全天高可用性、快速回应、优先使用新功能,该项目收费为每月42美元。该计划并未最终成行。

  2023年2月1日,OpenAI宣布,将试点ChatGPT付费订阅版ChatGPT Plus,每月收费20美元。购买后,用户可在ChatGPT高峰时段继续使用,并提前获得ChatGPT的新功能与改进,服务响应时间也将有所缩短。这个Pro版与Plus版除了名字不同,价格及服务均完全相同。显而易见,OpenAI是在为ChatGPT收费项目进行市场询价。

  与微软结盟的OpenAI、谷歌旗下的DeepMind、Meta旗下的FAIR (Facebook AI Research)被公认为全球领先的三大AI实验室。

  与OpenAI结盟:微软和的选择

  微软和重点不是做语言模型,因此他们更容易与OpenAI形成合作,他们选择与OpenAI结盟发展自身业务,试图借其东风。

  OpenAI的崛起,可以被看成微软巨大的有利机会。首先,OpenAI可能成为微软一样重大的成长性资产。因为早在2019年,微软便投资10亿美元,成为其重要的战略投资着,在2023年1月传出微软正准备以100亿美元的代价,成为拥有OpenAI49%股份的单一重要股东,将OpenAI收归到微软阵营。其次在核心产品层面上形成互融,将把ChatGPT技术融入设计应用Microsoft Designer、搜索引擎Bing、Office等微软全家桶等微软基本盘产品中。该公司还将资助OpenAI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运行其各种产品所需的计算能力。Bing现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中一直屈居第二,本次希望通过OpenAI的加持,革新Bing在搜索业务中的用户体验,对长期居于霸主地位的谷歌搜索发起致命挑战。

  1月27日,内部的Slack消息显示,ChatGPT已经被亚马逊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职能中,包括回答面试问题、编写软件代码和创建培训文档等。

  而谷歌和Meta一直在积极制作语言模型,比如谷歌拥有积淀颇深对话编程语言模型LaMDA。他们更多会选择与OpenAI竞争的策略。

  正面刚:学徒巴德上阵,谷歌的防守与反击

  实际上,谷歌是最先提出深度学习模型核心算法的企业,其内部一款人工智能聊天产品Apprentice Bard(学徒巴徳)在2022年已在内测,该项目正是基于其对话编程语言模型LaMDA。巨型成熟公司求稳的心态导致该产品一直未发布,谷歌CEO曾公开表示,不发布是因为害怕给公司声誉带来风险。

  显然OpenAI对ChatGPT的抢先发布终捷足先登让四平八稳的谷歌错失良机,尤其是在微软加持下ChatGPT攻入谷歌核心搜索业务市场的可能性大增,大受威胁的谷歌深感寒气逼人,拉响了红色警报,宣布了“红色代码”警告。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表示,谷歌的多个团队需要集中精力,解决ChatGPT对谷歌的搜索引擎业务构成的威胁。具体的应对措施是加速推出Apprentice Bard,跟ChatGPT类似将以对话方式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它能检索到最新的信息,这是ChatGPT并不具备的能力,因为后者的信息搜集仅截至2021年。

  谷歌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 AI投资了约4亿美元,目前该公司估值大约50亿美元。除获得了该公司的股份外,谷歌并不强制要求Anthropic从谷歌购买云计算资源。这在过去大型云服务厂商中的投资并不多见。Anthropic由前OpenAI研究副总裁Dario Amodei自立门户创立的公司,在Dario Amodei的带领下,2021年,11名OpenAI的前员工愤而出走,创办了Anthropic。Dario Amodei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是OpenAI的早期员工之一,也被认为是深度学习领域最为前沿的研究员之一,还曾在担任研究员。Anthropic目前从2023年1月开始测试Claude,用于未来与ChatGPT的全面竞争。

  谷歌和Anthropic有点类似于微软和OpenAI之间的合作关系:微软向OpenAI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还提供了对其庞大的云平台的访问权。

  Meta:目标明确,细节不明

  Meta的目标总是善变,2022年all in元宇宙的激昂澎湃还犹如在耳,转眼在2023年2月1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扎克伯格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就变成了AI,并且将生成式AI作为公司今年的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成为生成式AI领导者”已经被扎克伯格提上了日程。

  Meta将如何应对这场挑战还不得而知,不过扎克伯格在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我们将能够在未来几个月内分享更多细节”。

  :早已ALL-IN的百度每次都同样的措手不及

  以下为传闻,并未经百度官方证实,的计划仍扑所迷离。

  中国的百度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与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开发的颇受欢迎的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类似,并计划将其整合到主要的搜索引擎中,传言中推出的时间在2023年3月。

  希望这次的不要象去年为应对突然刮起的元宇宙风暴而匆忙推出的熙壤一样丢人现眼。

  二、 创新医药明星产品2022年经营成色不一

  随着全球创新医药大厂财报陆续公布,我们得以收集整理创新医药明星产品2022年的经营成果,通过这些数据看医药创新发展的方向。

  PD-1:K药登顶,新药王诞生

  2022年PD-1神药Keytruda全年狂揽209.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轻松打破上一代药王Humira于2021年创造的206.96亿美元的销售记录。预计其将在2022年超越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成为全球销售金额最高的药品。终结修美乐自2012年击败的立普妥连续10年蝉联“药王”宝座的历史,成为新的药王,正式确定肿瘤免疫时代王者的地位。

  的纳武单抗(O药)则增长缓慢,同比增长10%至82.49亿美元,两者之间的差距继续拉大。

  2017年之前,O药凭借先发优势领先K药,2018年K药反超之后便一骑绝尘,O药与K药之间的销售差距越拉越大。K药的反超是来自于一线肺癌大适应症在2016年获得批准,早于O药,最终还是依靠适应症(数量、速度、基线)这些基本指标全面胜出。

  K药是全球最畅销的一款PD-1单抗,同时也是目前获批适应症覆盖瘤种最广泛的一个PD-1单抗。目前已在全球获批超30个适应症,从晚期黑色素细胞瘤,一路拓展到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胃癌、食管癌、肾癌,以及乳腺癌与肝癌等。K药每多一项适应症获批,就意味着会为其带来更高的销售额。

  K药在非小细胞癌、三阴乳腺癌等关键癌种上持续渗透并维持较大市场优势,同时它还在肺癌适应症布局最全。而且2021年开始,辅助/新辅助治疗的相关适应症,正成为K药的新增长引擎,而且这一领域正越来越“强势”。

  Keytruda 2022年度的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肾细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等关键癌种的持续渗透,以及肿瘤早期阶段新适应症的获批,包括新辅助/辅助治疗TNBC。回望2022年,Keytruda也收获了不少高光时刻。监管审批方面,Keytruda于2023年1月获得了FDA批准再添新适应症,作为IB期(T2a≥4cm)、II或IIIA期NSCLC患者切除和铂类化疗后的辅助治疗。研发动态方面,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K药与肿瘤疫苗mRNA-4157/V940联用作为高危黑色素瘤患者辅助疗法的IIb期KEYNOTE-942研究成功。

  全球已有5761项涉及PD-1/PD-L1抑制剂的试验在推进中,而K药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开展超过1700项临床试验,接近全球总试验的1/3,K药在行业中碾压式的优势无人可以动摇。另外,微生物疗法、CAR-M疗法、溶瘤病毒疗法,也是为K药寻求的黄金搭档。

  与信达合作的Tyvyt信迪利单抗在2022年流年不利,其在美上市申请于2022年3月被FDA拒绝;其2022年收入叫2021年下降30%,只有2.93亿美元。与风头正劲的K药和来自国内的强力挤压,信迪利单抗前景暗淡,礼来已将将信迪利单抗的美国权益退回给了。

  HER2 ADC:第一三共DS-8201强势上位

  ADC市场头牌药物是罗氏的Kadcyla(T-DM1恩美曲妥珠单抗)。Kadcyla于2013年2月首次在美国获批,是首款用于实体瘤的ADC,目前应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和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T-DM12022年营收20.8亿瑞士法郎,仍然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ADC产品。但同比(CER)增长7%,相较于2021年16%的增长率疲态渐显。罗氏的Kadcyla的衰落是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来自第一三共的Enhertu (DS-8201)。

  第一三共Enhertu(DS-8201)2019年于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凭借优异的疗效开启了乳腺癌治疗的新时代。之后,DS-8201相继拿下了胃癌和肺癌适应症。DS-8201并不满足与现在的成果,除了乳腺癌,肺癌和胃癌,DS-8201还在进行针对泛癌种的临床试验,包括结直肠癌、子宫癌、胆道肿瘤、胰腺癌等。

  DS-8201的问世和其优异的疗效,让罗氏的T-DM1逊色不少,DS-8201通过头对头挑战成功T-DM1证明了自己。2022年,罗氏宣布T-DM1降价,降价幅度超50%,企图通过降价来抢夺市场。

  2022年Enhertu(DS-8201)全年营收约12.6亿美元,同比上涨超190%(2021年4.26亿美元),成为“十亿美元分子”,增长显著。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其持续的市场渗透和新适应症的获批密不可分,尤其是其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的应用,使其成为第一款用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疗法,重新定义了乳腺癌亚型的分类标准及治疗方式。

  的维迪西妥单抗于2022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用于胃癌治疗,近期,尿路上皮癌也被纳入医保。据2022年报预告显示,2022年维迪西妥单抗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有DS-8201阻挡在前,维迪西妥单抗前景有限。

  CAR-T疗法:高速成长中诺华掉队

  CAR-T疗法自2018年诞生以来,过往5年持续高速增长,2022年6款产品合计实现全球销售总额达到27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57.93%。

  吉利德Yescarta全年营收达到11.6亿美元,成为首款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CAR-T疗法。

  诺华旗下全球头个CAR-T疗法Kymriah销售并不尽人意。2022年该药只卖出5.36亿美元,同比下降9%。诺华称系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一线治疗竞争变得激烈所导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Yescarta与Kymriah同为靶向CD19,获批适应症均为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两者面临的市场环境完全相同。诺华Kymria的掉队主要还是自身临床数据显示处于劣势地位所致。

  Carvykti(西达基奥仑赛)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为5500万美元,2022年该产品的总销售额为1.34亿美元。该产品于2022年3月份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成为头个获得FDA批准的国产CAR-T细胞疗法。不久后,该产品又分别在欧盟和日本上市,并于2022年底在中国申报上市,2023年1月20日被CDE正式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百时美施贵宝(BMS)的两款CAR-T疗法Abecma和Breyanzi,在2022年分别营收3.88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在第四季度,Abecma营收1.25亿美元,同比大涨81%;Breyanzi营收0.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

  其中,Abecma由BMS和蓝鸟生物共同开发,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BCMA CAR-T细胞疗法,于2021年3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糖尿病和减肥药的江湖正在快速被重写,和信达被寄予厚望

  2009年6月,的利拉鲁肽首次获批上市,开启了糖尿病领域GLP-1受体激动剂时代;2014年12月,诺和诺德拓展利拉鲁肽新适应症,用于肥胖症的治疗,由此也拉开了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肥胖症治疗的历史序幕。从减重效果看,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的肥胖症患者在68周内平均体重减轻6%,但依从性较差,需要每日注射。

  2014年9月,度拉糖肽在美国获批;作为礼来当前的王牌产品,GLP-1受体激动剂度拉糖肽增速较2021年有所下滑,不过仍以15%的增速实现74.4亿美元收入,成为礼来保持糖尿病药物市场竞争力的重磅武器。

  2017年12月,第二代GLP-1抑制剂司美格鲁肽获批;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Wegovy)获批新适应症,用于肥胖患者。从疗效来看,减重效果进一步提升:68 周内平均体重减轻16%,且只需每周注射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2022年司美格鲁肽总销售额高达109亿美元,成为首个年销售额破百亿的GLP-1类药物。与2021年的61亿美元相比,增长高达78%。具体来看,降糖药皮下注射制剂Ozempic销售额约为 84.65亿美元,口服制剂Rybelsus销售额约为16.00亿美元;减肥药Wegovy销售额约为8.77亿美元。单从降糖药来看也已超过100亿销售额。

  2022年5月替尔泊肽首获FD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为一款每周皮下注射一次的GIPR/GLP-1R双重激动剂,是近十年来获批的首个新型糖尿病药物,上市不到9个月就收获了4.83亿美元的销售额,替尔泊肽(Tirzepatide)曾在大型III期临床中头对头击败司美格鲁肽,同时目前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肥胖以及合并肥胖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NASH等8种适应症。在治疗肥胖适应症上,替尔泊肽展示出了当前最强的减重效果,第72周时不同剂量tirzepatide(5mg、10mg、15mg)治疗组均展现了出色的减重效果,平均减重最高达22.5%(24kg),最高剂量组有63%患者实现了20%以上的减重。2022年10月,FDA已授予tirzepatide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的快速通道指定,礼来目前已向FDA滚动提交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如果顺利进入市场,则有望与的司美格鲁肽争夺庞大的减肥市场份额。市场对替尔泊肽寄予厚望,美洲银行分析师甚至预测Mounjaro到2032年,它可能成为首个年销售收入达1000亿美元的药物。

  除、的产品外,AMG133以及信达Mazdutide(IBI362)两款产品在减重领域的潜力也备受关注。

  2022年11月,在AHA会议上披露的AMG133最新数据显示,以每月一次的给药频率、1期临床潜在优于Tirzepatide和司美格鲁肽的减重疗效。AMG133是一款抗体类融合蛋白,以GIPR抑制性抗体融合GLP-1,在激活GLP-1R的同时抑制GIPR,与的 GIPR/GLP-1R双重激动剂机制有所不同。

  信达Mazdutide是从引进的一款GLP-1R/GCGR双重激动剂。2022年6、7月在中国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与度拉糖肽头对头的II期临床研究都达到主要终点。II期在糖尿病和减重两个指标上都优效于度拉鲁肽。基于良好的II数据,mazdutide在2023年正全力推进糖尿病和减重两个适应症III实验,预计将在2024年提交上市申请,在2025年实现上市销售。

  三、 锂电池成出口重要商品

  锂电池产品正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

  2022年中国生产了全球69%的锂电池

  2022年全球锂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660.8GWh,同比增长97.7%,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69.0%,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全球的占比为59.4%。

  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

  除用于本国电动汽车装机以外,中国生产的锂电池正大量出口。

  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数额接近3426.56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835.26亿元增长86.7%,创历史新高。2022年的增速相较于2021年66.5%的增速,也大幅增加了20.2个百分点。

  从出口国别来看,2022年国内锂电池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韩国、荷兰和越南,占总出口额的57.6%。其中,国内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金额为682.1亿元,同比增长112%。德国和韩国出口额分别为523.3亿元和354.7亿元。

  美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国内锂电池的最大出口国,占比约为19.9%。

  锂原材料进口也创新高

  与锂电池出口额大幅增加相对应的是,2022年我国对电池原料锂精矿和碳酸锂的进口量也大幅增加。

  2022年我国进口锂精矿约284万吨,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加拿大等国,同比增长约42%。

  2022年全年碳酸锂进口量达13.6万吨,同比增长68%,增速比2021年增加6.3个百分点,2022年全年碳酸锂出口量为1.04万吨,净进口碳酸锂12.57万吨,同比增长约72%。其中,来自智利的碳酸锂为12.17吨,占进口总量的89.5%;来自阿根廷的碳酸锂为1.2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4%。两个国家加总的碳酸锂进口量占据全部进口总量的98.9%。

  2022年我国碳酸锂表观消费量达47.43万吨,碳酸锂进口依赖度为26.2%。

  我国是氢氧化锂净出口国

  2022年我国净出口氢氧化锂9.03万吨,同比增长约29%。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氢氧化锂出口国,95%以上产品出口到日、韩市场,其中出口韩国的氢氧化锂已经超过了日本,占比达到了63%。

  为何我国是碳酸锂的净进口国,而是氢氧化锂的净出口国?据上海有色网分析,氢氧化锂主要用作高镍三元锂电池的原料,当前国外市场中更多生产和消费的是高镍电池及配套汽车,反之国内对氢氧化锂需求量相对有限,但全球当前90%以上的氢氧化锂冶炼产能均集中在中国,龙头企业有、雅宝集团、等。这就造成国内外两个市场供需结构产生差异。

  而我国成为碳酸锂净进口国是从2019年5月开始。当时随着国内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海外碳酸锂市场大量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很多海外盐湖企业也将碳酸锂销售重点放在中国市场。

  此外,南美盐湖提锂产品基本都为碳酸锂,且盐湖资源-锂加工一体化产能成熟配套,因此进口碳酸锂均价远低于国内碳酸锂现货价格。以2022年12月为例,当月碳酸锂进口均价为38.47万元/吨,远低于12月当月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约50万元/吨的价格。

  据全球资讯机构GII预测,随着南美盐湖提锂头部企业增产,中国国内锂电池产能的继续扩张带动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2023年至2032年,中国的碳酸锂进口量都将持续增长。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