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断层式”火爆背后:焦虑、狂热与希望|文心|人工智能|焦虑
作者:墨鸣,编辑:小市妹
在子弹飞过一段时间后,ChatGPT开启的人工智能狂潮仍没有熄火的意思,反而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和升级。
从资本市场,到产业界,又或是各路媒体,都如同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对ChatGPT的出现兴奋不已。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ChatGPT作为一个聊天机器人的体验,对此前的同类产品形成了降维打击。你很难想象Siri可以帮你写代码、完成论文、制定完整的旅行计划,但ChatGPT可以。
资料显示,ChatGPT此前已通过了谷歌三级工程师面试,而这是一份年薪百万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甚至普遍认为未来20年内,ChatGPT类型的人工智能将取代全球一半工作岗位。
自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李世石后,在虚拟世界中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似乎又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从AlphaGo到ChatGPT,其实也是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的一个过程,这一点不免让人惶恐。
普通人焦虑的是自己的饭碗,但这或许只是ChatGPT达成目标的副产品而已。作为ChatGPT的开发商,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这一组织的目标则是推进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将先进的AI技术带入竞争中,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它的普及和应用。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到替代人类工作的问题。这似乎暗合了三体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消灭你与你无关”。
所以,相比普通人,冲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巨头或许才是ChatGPT的真正目标。仅仅两个月的时间,ChatGPT的用户数便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此前这个纪录属于TikTok(抖音),但抖音完成同样的突破用了9个月的时间。
作为一个聊天模型,ChatGPT良好的问答体验,让搜索巨头Google率先感到了威胁。位居美股五大科技巨头,谷歌甚至在公司内部发布了“红色警报”称ChatGPT可能对公司主营业务带来巨大压力。
就在ChatGPT火爆出圈的当周便向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nthropic投资近4亿美元加固自己的护城河。一向稳健从容的谷歌甚至仓促推出了自家同类产品Bard,却因不成熟出现错误惨遭翻车,引来公司内外一片批评。
由此看来,“贩卖焦虑”到哪都是门好生意。
无独有偶,国内一众互联网大厂中,对ChatGPT反应最为迅捷的也是以搜索为核心业务的百度。
据百度方面称,其正在研发一项名为“文心一言”的AI对话式聊天机器人项目,正在作上线前的冲刺,预计三月份将面向公众开放。
而就在百度抢发中国版“ChatGPT”的表态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国内一线科技公司纷至沓来,华为、阿里、腾讯、京东、网易、字节自称已涉足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项目。
在这里不由得感叹资本和商业巨头的嗅觉灵敏。
就在市场疯狂的追逐中,来自华尔街的消息显示,OpenAI正谈判出售现有股份,交易估值达到290亿美元左右,这使其在没有什么收入的情况下成为账面上最值钱的美国初创公司之一。
回到A股市场,资本的狂热同样难以阻挡。
CHatGPT火爆出圈后,大量的软件、信创概念公司都迫不及待的公告自己在相关方向上的进展和水平。作为A股较为“正宗”涉及人工智能业务的公司,科大讯飞股价近一月累计涨约60%,CHatGPT点石成金的能力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在经过近一周的发酵之后,单纯的ChatGPT概念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期待。
2月14日,A股公司博瑞传播因参股公司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突然跳涨。2月15日,一家名为超媒体控股的港股公司更是因为接入文心一言而一度暴涨200%。
回想之前,元宇宙、Web3.0、区块链等在A股闪现过的新颖技术概念,在CHatGPT面前如今都只能算是匆匆过客。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生产力上的还尚未兑现,却已经能在资本市场翻江倒海。
1950年,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首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从而引出了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的“图灵测试”。图灵的观点认为,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被辨别出机器身份,那就可以说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漫漫长河七十余年,无数的计算机科学家都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ChatGPT作为聊天机器人模型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新鲜,但它确是人类至今为止在这条路上的集大成之者。
赫拉利曾在《人类简史》中揭示了基于想象力的虚拟故事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如今,资本再次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这股力量的强大。
更为关键的是,ChatGPT的火爆并非只是一个故事,它确实让资本看到了人工智能商业化的一个具体方向。在一个技术革命相对乏味的空白期,ChapGPT的横空出世,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和想象空间,如同一个引爆点打破所有寂静。
对于普通人而言,与其在是否会被智能所替代的焦虑中辗转反侧,或许加入这股时代的潮流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亨利福特曾说,在汽车没被发明的年代,人类只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我们应该可以相信技术的尽头不会是取代人类,而是会让人更好的生活,这一点也在此前的所有的技术革命中一一应验。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