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自动驾驶成熟之前,ChatGPT没戏!|自动驾驶|搜索结果|搜索引擎

  自动驾驶成熟之前,ChatGPT没戏!|自动驾驶|搜索结果|搜索引擎(图1)

  ChatGPT几个商业模式:内容付费、广告、会员......

  作者/ IT时报记者 王昕

  编辑/ 王昕 孙妍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造就英雄。2023年初,ChatGPT就是那个天选之子,它是硅谷的英雄,是科技产业的英雄,更是资本市场的英雄。

  ChatGPT是“里程碑”,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将“推动产业和社会深度变革”……在一连串溢美之词的夹道欢迎中,ChatGPT锦衣白马疾驰而来。

  ChatGPT真的会改变这个世界吗?也许吧,但在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之前,ChatGPT不会真正成熟。

  为什么要拿自动驾驶和ChatGPT相提并论?虽然两者看似分属完全不同的AI赛道,但它们逃不开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挑战人类。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动驾驶为“实”,ChatGPT为“虚”,如果AI连“实”的这道坎都越不过,无“实”何以映“虚”。

  此话怎讲?自动驾驶对于AI的应用,更多基于AI对禁止或移动的实体进行判断,并借此自主完成车辆的驾驶。在这个过程中,AI也许需要有如“火眼金睛”般强大的摄像头、不畏黑夜和复杂天气的雷达、可靠至99.99%以上的稳固网络连接,以及计算能力卓越的车载“大脑”,但这些都是强大的性能支撑,相比之下,AI不需要揣测、臆断、组织语言或是分析语意。对AI来说,显然前者要容易不少。

  所以,如果将自动驾驶和ChatGPT同归类于“AI机器人”,那么很明显的是,自动驾驶更接近于“机器”,而ChatGPT更接近于“人”。到底做机器容易,还是做人容易,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

  也许有人会继续质疑,即便ChatGPT的真正成熟期晚于自动驾驶,但也不妨碍ChatGPT在应用市场大放异彩,至少其革命性价值不亚于当年搜索引擎问世。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ChatGPT接下来的路到底会怎么走?遗憾的是,至少在商业前景上,十分堪忧。

  2022年底,在ChatGPT问世之前,我在百度上就完成过一次典型的ChatGPT式提问。我的问题是“一名记者的年终小结该怎么写”,很快百度给出了许许多多的搜索结果,甚至还有“代写年终总结——低至45元/篇”。但让人郁闷的是,当我点开大量搜索结果之后发现,只要我选中一段文字,并按下“拷贝”按键,网页就会提示我付费!原来天下早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了。瞧,在商业模式上,老派的搜索引擎已经走在了ChatGPT的前面,完成了对结构性搜索结果的收费。

  看来,靠内容收费是不行了,留给ChatGPT的路只有两条——广告和会员费。如果ChatGPT采用搜索引擎那样的广告收费模式,那么今后每次ChatGPT对话之后,都很可能会拖着一条“尾巴”,也就是一个被标注为“广告”的链接,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收会员费的话,有专家分析,以每个月10美元月租费、1亿用户计算,ChatGPT一年的营收就是100多亿美元,看上去这个假设实在太美好了,抛开10美元的月租费太贵不说,账户分享问题也难以解决——别的村不知道,反正咱们村顶多注册一个账号就够全村人用了!

  不仅如此,从百度为其类ChatGPT产品的取名“文心一言”中,也不难折射出,ChatGPT应用场景中的一些天然局限性。“文”即文本,ChatGPT的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针对文本的结构性搜索和输出上,在其他多媒体形式方面的潜力尚不明朗;“心”,即“走心”也是前面所说技术最难实现的地方,“人心”难测如海底针,虚幻如镜中花、水中月,ChatGPT实现起来前路漫长;“一言”则表示,ChatGPT只能输出一段结构性内容,对有一定专业性能力的人来说,也许搜索引擎的海量选择更适合其自己寻找并整合真正需要的东西。

  其实,AI的每一代发展早已投影在我们的生活中,ChatGPT未来也会这样,但未必如当前我们看到的那么烈火烹油,而是不显山不露水。例如,现在每当孩子问爸妈一个问题,爸妈记不起来时,常常会说“我去搜一下”,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中早已杂糅了AI的应用;未来,也许爸妈们会说,“我去ChatGPT或是‘文心’上问一下”。

  不妨我们做个更大胆的假设,未来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可以有许许多多个ChatGPT出现在搜索结果框中,吵着、闹着、抢着回答你的问题。

  而在当下,对于人们担心ChatGPT聪明到窃取我们工作的话题,大可不必过于紧张。依然拿自动驾驶作为参照物,其实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已经非常高,但其至少还没有取代网约车司机们,自动驾驶技术更难逾越的是法律、伦理等层面的复杂问题,而这同样是ChatGPT必将面对的。如果自动驾驶需要修改的是各国的“交通法”,那么ChatGPT的大范围和普及化应用触及的就可能是“基本法”,其中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

  最后,用网上的一个段子作为结尾。“很多打工人担心自己会被ChatGPT取代,其实根本没必要,你见过能说明白需求的老板吗?”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东方IC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