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 火出圈 新的商业模式如箭在弦|人工智能|程序员|微软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位于美国东海岸微软云数据中心的ChatGPT,正在和全世界“对话”。它的访客不仅有程序员、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还有新闻记者、金融从业者、各路投资者,甚至包括很多只是对人工智能科技感到神秘又充满好奇的普通人。

  为了近距离了解来自硅谷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目前就职于美国一家软件公司,研究生毕业于华盛顿大学信息技术专业的成都人Nick,听他讲述硅谷程序员眼中的ChatGPT为人工智能行业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此外,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金融业的商业模式与服务形态也在重新被定义,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本报记者 刘敏 张璐璇

  人工智能应用在美国公司中相当普遍

  Nick的工作内容包括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数据处理的支持,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算力”为实现大规模数据的海量训练提供可能性。事实上,ChatGPT所使用的GPT-3技术就是一种自回归语言模型,该模型使用来自互联网的文本数据库进行高强度训练,包括从书籍、网络文本、维基百科、各种文章和互联网其他文本中获得海量的数据。也就是说,ChatGPT的工作原理和Nick的工作内容基本一致。

  在资本的疯狂追逐下,造出ChatGPT的公司OpenAI估值已达290亿美元,成为全球目前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A股ChatGPT概念股一周内涨了25%,各家互联网大厂都高调称要推出自己的 “ChatGPT”,新一轮AI的迅猛发展已经风起云涌。

  从chatGPT到微软新版Bing改朝换代,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也在国内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技巨头竞赛。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京东云旗下言犀智能人机交互平台的机器人京小智,是京东布局ChatGPT的重要产品。百度官宣其类ChatGPT项目中文名为“文心一言”,英文名为ERNIE Bot,预计将于3月完成内测,并向公众开放。

  Nick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从我的经验来看,人工智能的企业级应用在很多美国公司中相当普遍了。从业者也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论,来进行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部署。”

  他认为,ChatGPT的出圈更多得益于其“强”人工智能特性,即同一种模型能够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同时能根据预训练的结果自主生成内容。这样的体验相比于比较垂直,或者应用于2b的人工智能模型,对终端用户就显得更有趣了。但从技术本身上讲,更像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或者说是OpenAI和微软在商业模式上的成功。

  有专家指出,ChatGPT火爆出圈,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能,有望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ChatGPT的核心是用海量数据和海量算力对算法模型进行长期重投入训练,系统性提升底层技术能力。

  “我做的是数据工程与架构的工作,所以关注重心还是在计算的基础设施层面。要实现类似ChatGPT这样的应用需要花费大量的算力,这和微软的百亿美元投资以及Azure(微软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的支持密不可分。”Nick还表示,“在接触大量客户后,我认为任何公司在未来都会成为一家科技公司。不管你做的是什么业务,只要有了数据,必然就有人工智能的土壤。今后不管你是服务提供商还是消费者,如何把手里的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人工智能可以解决的问题。”

  Nick认为,接下来也可能会出现商业模式的创新。生成型的语言模型能否替代搜索引擎?人工智能应该把重心放在2b还是2c?目前一次搜索大概在后台就要花几十美分,今后谁为每次的计算买单?随着每一次技术的创新和迭代,都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创新。

  金融机构纷纷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已有所应用。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已有多家银行率先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

  早在2019年,浦发银行就推出了银行业首位数字员工“小浦”,在浦发银行的网点轮岗服务客户。据浦发银行“数字员工”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小浦”采用电影工业级的人像建模技术,3D数字人像更逼真;通过学习,“小浦”能与人类进行自然语言对话,?并辅之表情和手势。目前,“小浦”在智能客服、网点引导、财富规划、信贷审核、合同检查等多个岗位发挥作用,直接赋能对客服务和内部经营。人工智能技术创造的“数字劳动力”,大幅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准确率。

  在“小浦”推出之初,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就表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制高点。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技术、情绪感知等AI技术的数字员工是未来客户服务发展的趋势,浦发银行将通过应用AI、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来推动客户服务模式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重塑。

  2022年初,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迎来001号AI金融数字人员工“小宁”,为银行客户提供各类业务咨询和办理服务。在银行网点,“小宁”是一位形象清新、极具亲和力的大堂客服经理,可以主动问候和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顾客,并通过专业、自然的交流和互动,针对客户需求实现自动化引导和智能分流。在后端,数字人“小宁”则连接了银行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知识库的持续更新和业务数据分析,打通服务闭环,促进银行体系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据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介绍,目前数字人“小宁”可以回答超过550个常见业务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超过3000个相关业务问题;通过运营管理平台的持续运营优化,每天还可以新增超过50个业务相关衍生问题。

  2022年12月,“小宁”又摇身一变成为虚拟IP,主持了一场虚实结合、打破次元壁的线上直播活动,这是AI数字人“虚拟IP”在银行业线上营销场景中的首次应用,标志着AI数字人的应用场景从线下服务领域拓展到了线上营销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小宁”由商汤科技基于其创新推出的“AI数字人服务中台”为宁波银行专属打造,可提供从前端客户接待到后端运营管理的全链条服务支持,这也是商汤打造的“AIGC解决方案”在银行场景的落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