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我叫MOSS,中国版ChatGPT,源自《流浪地球》

  ChatGPT 是最先进的 AI,也是最热门的应用 —— 自去年 11 月底发布以来,它的月活跃用户两个月超过一亿,轻松拿到了全球互联网史上用户增长速度的第一。

  它也是一种门槛很高的技术。由于 ChatGPT 的训练过程所需算力资源大、标注成本高,目前国内暂未出现对大众开放的同类产品。百度、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大厂都放出消息,表示正在打造国产 ChatGPT,并将在近期发布。

  在各大厂产品到位之前,学界先有了消息。2 月 20 日晚,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了具备 ChatGPT 能力的语言模型 ——MOSS,并面向大众公开邀请内测。

  MOSS 的名称来自电影《流浪地球》,和电影一样火的是,MOSS 发布的消息很快冲上了知乎等平台热搜榜的第一位。

  不过与科幻不同的是,现实世界的 AI 还没有量子计算机加持,距离开放还没有过 24 个小时,由于瞬时访问压力过大,MOSS 服务器昨晚已被挤爆,可见大家对于生成语言模型的期待程度有多高。

  据复旦大学研究人员介绍,现在服务器正在修复,扩容也在进行中。

  我们知道,自然语言处理是 AI 领域的最大挑战之一,虽然突破已经出现,但这个月上线的新必应搜索,以及谷歌发布的竞品 Bard 在测试中不时会出现问题,复旦大学的 MOSS 水平如何呢?

  MOSS 的基础功能与 ChatGPT 类似,可以按照用户输入的指令完成各类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包括文本生成、文本摘要、翻译、代码生成、闲聊等等。在预览期间,MOSS 的使用是免费的。

  MOSS 和 ChatGPT 一样,构建的过程包括自然语言基础模型训练,以及理解人类意图的对话能力训练两个阶段。

  据项目主页介绍,MOSS 和 ChatGPT 的主要区别在于:

  MOSS 的对话水平如何,让我们看几个示例。以下是 MOSS 生成的一些交互记录:

  在这个例子中,用户首先要求 MOSS 推荐五部科幻电影,接着要求 MOSS 生成了一个表格来展示这些电影以及它们的导演,最后要求 MOSS 在表格中新插入一列来展示这些电影的上映年份。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语言模型具备强大的多轮交互能力和指令理解能力,MOSS 显然在这两方面表现优异。

  与 ChatGPT 类似,MOSS 有时也会输出一些事实性错误的例子,比如例子中《黑客帝国》的导演并不是 Thomas Neff,而是沃卓斯基兄弟。

  除了多轮对话,MOSS 生成代码也不在话下。在下面的例子中,MOSS 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实现快速排序的 Python 代码,还能在用户的要求下对这段代码提供解释和使用示例,可谓是手把手教学的程序员了。

  除了让 MOSS 帮忙写代码之外,还可以向 MOSS 询问有关代码细节的问题,让其更好地帮助理解代码。在下面的例子中,用户向 MOSS 询问了一段代码的编程语言和功能,并进一步提问了其中一个函数的作用,MOSS 均给出了满意的回复。

  此外,MOSS 还具备人类的价值观,当被要求回答不合理的问题时,MOSS 会拒绝回答并给出正确的劝导。

  据了解,MOSS 采用参数量为百亿级的自研模型进行训练。在对话能力训练阶段,OpenAI 收集了至少几十万条人类指令 —— 让各行各业的专业标注员写出指令回复,再将它们输入模型基座,以帮助 ChatGPT 逐步理解各种指令。复旦团队则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通过让 MOSS 和人类以及其它 AI 模型都进行交互,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和研发效率,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了对话能力训练。

  研发团队表示,虽然 MOSS 已经实现了 ChatGPT 的一些功能,但仍然存在许多限制,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数据、计算资源和模型容量,MOSS 仍然远远落后于 ChatGPT。

  研究团队指出,当前版本的 MOSS 表现仍不稳定,也受到数据集问题的影响:“MOSS 的英文回答水平比中文高,因为它的模型基座学习了 3000 多亿个英文单词,中文词语只学了约 300 亿个。“

  发布之后,团队将持续通过提供 MOSS 的可访问界面,根据宝贵的用户反馈不断改进模型。

  未来,研究人员还计划结合复旦在人工智能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赋予 MOSS 绘图、语音、谱曲等多模态能力,并加强它辅助科学家进行高效科研的能力等。

  期待 MOSS 能为国内对话大模型的发展开一个好头。

  MOSS 的主要作者共有两位:复旦大学教授邱锡鹏和他的博士生孙天祥。此外还有多位成员对项目有所贡献。

  邱锡鹏,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获得者,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发表 CCF A/B 类论文 70 余篇,获得 ACL 2017 杰出论文奖、CCL 2019 最佳论文奖、《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 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奖,有 5 篇论文入选 PaperDigest 发布的 IJCAI/ACL/EMNLP 的最有影响力论文。

  出版开源专著《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Github 关注数 1.5 万,豆瓣评分 9.4 分。主持开发了开源框架 FudanNLP 和 FastNLP,已被国内外数百家单位使用。2015 年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8 年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青年创新奖一等奖,2020 获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等奖,2021 年获首届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培养学生多次获得一级学会优博、微软学者、百度奖学金等。

  孙天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为邱锡鹏教授和黄萱菁教授。2019 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兴趣集中于机器学习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特别是预训练语言模型的高效微调及推理、多任务学习、知识表示学习等。以第一作者在 ICML, ACL, NAACL, AAAI, COLING 等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