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正在迎接一个繁荣的开发者市场
自从ChatGPT火了之后,已经有非常多的开发者都在以它为“能源”推出新的产品,以前是用私有账号购入Token部署自己的服务,随着最近OpenAI开放了ChatGPT的API,对于AI算力的调用形式更加丰富了,开发者市场变得百花齐放起来。
而且相比最开始的尝鲜和玩票性质,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应用都在实用性上走得更远了。我自己这几天都沉迷于用它们重新构建工具库,除了体验到了生产力的几何级增长之外,对于生成式AI行业的变化速度之快,也深感惊讶。
目前来看,被我高频使用的部分应用包括:
上传PDF文件然后通过问答形式让它帮你检索信息,相当于AI帮你读完了整个PDF文件,你想知道什么直接问它就行,中英文都能支持。
目前的免费版最大可传200页的PDF,超过了就要用自己在OpenAI申请的API账户了。
平替版有Humata,功能相同,页数上限是60,2款同时用可以交叉对比,避免错漏。
北大团队做的,和上面相似,只不过上传的是Excel,然后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下命令,对表格进行任意调整,调用的是OpenAI专为表格处理做的API服务OpenAI Tabulate。
美中不足的是这还只是一个demo,只支持1MB以内、不超过10列的Excel文件,也没有收费选项,局限性很大。
简单粗暴的全书翻译,需要部署到本地,直接把epub文件放进去跑,需要消耗自己的Token,成本大概在1万字/0.15美元左右,出来后就成了一本双语书。
因为算力需求过大,一般耗时会比较长,可选GPT-3和ChatGPT两种模型,翻译质量都很不错,有人做了网页套壳版,可以在线使用。
Chrome浏览器插件,给YouTube视频生成带有时间戳的摘要,适合对话/访谈/演讲类的视频,基于文本识别和热度判断来帮你划重点,免费版每周只5个额度,超出需要付费。
面向Bilibili的同类服务有BilibiliSummary、BibiGPT,只是稳定性都不太好。
OpenAI领投的知识库工具,比Notion要轻,把它当成一个每日信息摄入的保存盒子,扔进来之后由AI咀嚼整理,生成新的简报给我。
Notion AI当然更强大一些,但是Notion更适合再往后一步的沉淀,在收进Notion之前我需要中转站来做进一步的精简处理。
Chrome浏览器插件,除了随时调用ChatGPT来对当前页面进行总结之外,还整合进去了很多自动化功能,比如你可以让它跟踪一家网店的商品价格,降价到了你设置的数字之后之后第一时间通知你。
因为功能种类很多,所以用起来可能会繁琐一些,前期需要不断的调教,或者干脆放弃多余的选项,只用它的页面感知能力,超乎想像的全能。
MUD地牢游戏,可以无限生成“龙与地下城”式的游戏内容,很适合消遣和猎奇,用的好像是GPT-3模型,对中文的支持度非常高,对话起来你说中文它出英文完全没有任何障碍。
这完全脱离了RPG游戏的任务线,你可以天马行空地推进剧情,最后通关或者失败,好的剧本会被分享出来让其他用户进去重开游戏,然后又产生新的支线。
我玩了一个多星期了,感觉略微看到了游戏产业在未来的一种可能性。
从外网的情况来看,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个基于OpenAI的新产品上线,互联网行业很久没有出现如此让人兴奋的画面了。
这里面有些是套壳应用,就是针对一个具体需求写了前端,比如用户输入需求然后它给你推荐3本书这种,只是对ChatGPT能力做了简单的连接,价值有限。
稍微复杂一点的,我看到有专门服务于特定场景的应用,比如很多人用Tinder搭讪妹子不知道怎么聊天,然后它可以提供500多种开场白,一步一步帮你跟妹子聊天。
最受欢迎的市场在企业端,因为付费意愿最高,所以大量的产品都是文案生成、话术优化、客服对接这些。也有游戏开发者分享了一套完整流程,从用ChatGPT提出要求,到Midjourney绘制素材,最后存入Figma,丝滑得不可思议。
更多让人觉得牛逼的想法都还在测试,比如想用LLM模型来给金融市场做定向量化分析的,让零基础的用户直接就能下指令编写程序的,给AI喂完古往今来所有学术论文,然后让它成为大学专用搜索引擎的,每一个都对未来影响深远。
最可怕的是,OpenAI和它的ChatGPT,也只是这波AIGC浪潮里的浪花之一而已,而AIGC又只是整个AI生态里的一条支流,总感觉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还有机会经历一场从工业到生活的彻底改变。
这是特斯拉才刚刚做出交流电系统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