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们“上车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ChatGPT”的热潮终于蔓延到了汽车圈。本周,长城、爱驰、岚图等多家车企分别宣布加入“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生态圈——而后者恰恰被称为“中国版ChatGPT”,计划3月发布。ChatGPT和“文心一言”等聊天将如何革新智能汽车为人服务的逻辑?记者采访调查发现,谈“巨变”言之尚早,“车上添花”也还得观察“落地”情况。

  从智能语音交互“入局”搅动车圈?

  不少车企已经第一时间在营销层面“蹭”ChatGPT的热度,譬如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与ChatGPT的对话,将品牌或新车的优势和特点介绍给消费者。ChatGPT与车企之间的联动,能做的仅此而已吗?

  ChatGPT对自己已有规划,在回答“未来能在汽车行业发挥什么作用”“在汽车上你能有什么应用场景”等问题时,ChatGPT给出一个关键回答:“正在进行语音识别和合成的AI训练,将在车载智能语音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随着AI和硬件性能的增强,车载语音将是未来最主要的车内交互方式。然而,车载语音虽然智能,但短板也在“智能”。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实现智能人机交互有三个关键要素:多模感知能力、深度理解能力和多维表达能力。在目前提供车载语音解决方案的厂商中,识别率可以达到90%~95%。当前,行业普遍认为,车载语音交互系统最需要攻克难点在第二部分,也即“语义理解”,因为对人类的语音指令“理解”不智能,实际体验不佳。来自造车新势力的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认为,ChatGPT能让智能座舱从“汇编语言”进化到“自然语言”,实现车与人更高效、直接、高灵活度的闲聊交流。

  对于ChatGPT或文心一言在车上具体能怎么实现,集度汽车有限公司CEO夏一平暂且卖了关子,但他举了一个例子:有经常开车的驾驶员,经常无缘无故打呼叫中心,因为想找人闲聊提振精神。未来这种场景可以被ChatGPT替代,它可以给驾驶员讲笑话,用一种更像人类而非机械般的自然交流。“有8295芯片后,车机在离线的状态下也已经实现语音流畅交互,有了ChatGPT之后,会更大地延展很多场景。”

  不过,在车天下实测中发现,ChatGPT目前的“回答”更多是对资料的“复述”,称不上“机灵”。因此,虽然ChatGPT 技术肯定会在车载、家居等智能交互应用上有建树,但仍需要结合应用场景针对性优化。

  汽车设计、生产环节,ChatGPT能否担当大任?

  ChatGPT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未必仅限于智能车机。在ChatGPT“告诉”记者的答案中,还包括自动驾驶、研发设计、用户销售服务等领域。业内人士也指出,ChatGPT未来在汽车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都充满想象的空间。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软件工程师、资深汽车行业欧阳海告诉记者,ChatGPT让人类整合、利用的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如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驾驶日志数据,找出规律“训练”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在复杂情境下的决策能力等,对自动驾驶至关重要。毫末智行CEO顾维灏直言,毫末已经展开对于ChatGPT背后的技术研究。比如,在掉头、环岛等困难场景中,应用ChatGPT技术可将通过率提升30%以上。他表示,ChatGPT技术思路和自动驾驶认知决策的思路是一致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学习到“老司机”的开车方法,并稳定地输出最优解。

  不过,还有很多行业内人士对此观望,并对ChatGPT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有分歧。“ChatGPT最大特点是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自动驾驶需要的是图像和数据的处理能力。而且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基本已实现,现在最重要的是可以落地的环境、法律、伦理、社会等问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ChatGPT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多元的,但国内汽车业界对应付智能化技术反向超越的挑战是有自信的。他还认为,智能化只是“机上添花”,国内汽车业界目前核心还是造好电动车。

  此外,在记者采访中,有车企看好ChatGPT背后的大模型与创新,认为可以参与到汽车的生产设计流程,设计和制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甚至在生产环节帮助其优化制造参数,提高效率;在用户服务方面,ChatGPT还可以“化身”虚拟销售顾问,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但是,一位做了15年汽车销售工作的业内人士梁先生认为,用ChatGPT“卖车”不现实。“它难以胜任汽车销售岗位,因为销售人员不仅要懂用户心理,还要跟用户建立互信关系,提供后续追踪和售后服务。”

  ChatGPT在智能汽车上“落地难”

  业内普遍认为,在当前的智能汽车领域,ChatGPT、文心一言的探索意义大于实际追求。“至少在初期,效果并不明显。”欧阳海表示,新技术在最终得到规模的应用之前,还要考虑到其所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链供应成本、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 以车载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为例,虽然ChatGPT基于,在“智能对话”上表现出色,但要让ChatGPT保持“高智商”的输出和稳定发挥,并非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其前端链条上每个模块都需要相应提高可靠性。这意味着,要“服务”ChatGPT,成本要继续上升。据悉,ChatGPT是一个超大模型,需要超算平台、算法、数据等各核心力量支撑,而且应用ChatGPT的费用也很高昂,包括训练费用、对话使用费、硬件软件费用等,只有巨头平台公司才有类似研发机会。至于其他科技企业,则只能从场景融合创新入手,这也限制了该技术通过充分竞争,拉低成本的机会。 欧阳海特别指出,ChatGPT、文心一言在智能车机交互上应用,对于研发方来说目前还是“亏本生意”。近两年,和Cerence几乎垄断了车载语音系统市场,但这两家公司的财报显示,其在车载语音上的业务仍一直在亏损。 因此,虽然近期文心一言以车载智能语音市场为切口,与多家车企宣布建立交互合作,也在尝试验证此模式的可行性。但成本高昂的ChatGPT、文心一言在车载语音市场能应用到什么境地,仍是个未知数。 小鹏技术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ChatGPT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知识库庞大,涉及领域更广,可能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但“公司未来要不要引入这个技术接口,还是做类似技术的融合开发,还在做进一步探索。”

  车天下观察

  如今,智能车机的语音互动和体验不佳是不少车主们吐槽的重点。譬如正跟车内朋友聊天,车机突然弹出来“插一嘴”,或者永远理解不了指令,最后车主干脆动手自己操作。所以,当ChatGPT横空出世,表现了较佳的对人类语言的理解能力,而且还是“养成系”技术,让我们看到了车机能变得更聪明的希望。国内“文心一言”的快速跟上,更让这种期待变得指日可待。但到实际应用场景层面,先别急着吆喝,还需持续观望。

  ChatGPT会让汽车界的谁“失业”吗?

  ChatGPT走红后,不少专家认为,此类智能聊天将有机会取代很多现实世界的工作人员,汽车界也不例外,甚至不少汽车媒体人都暗自担心,到底实际情况如何?有人跟“当事”聊了聊。

  问:你认为ChatGPT在汽车中会有什么使用场景?

  作为一个自然语言处理模型,ChatGPT在汽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

  1.智能语音助手。(编者按:ChatGPT对每一条的解释略,下同)

  2.智能客服机器人。

  3.智能驾驶。

  4.自动化翻译。

  5.智能广告推荐。

  总的来说,ChatGPT在汽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升汽车智能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问:你认为电动车会不会取代燃油车?

  电动车在未来可能会逐渐取代燃油车,但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充电设施的普及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2.电动车的价格仍然比燃油车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

  3.电动车的寿命和回收利用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虽然电动车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但要完全取代燃油车,还需要在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持续努力。

  点评:ChatGPT的回答一般都很详尽,更类似知识普及,虽然知识点比较滞后(因为数据库基于2021年之前),但在这个问题上,ChatGPT的“自卖自夸”能力很到位。甚至连广告都能想到,显然ChatGPT连自己的盈利方式都已经想好了。

  ChatGPT是基于的信息集成,目前回答中规中矩的,更倾向是现有知识的普及。譬如,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内容,其实是目前已经形成的业内共识,想要靠现有的知识水平就取代汽车界记者,恐怕还是有点难。

  问:ChatGPT对汽车行业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能给我们好好说说吗?

  随着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应用聊天机器人,包括ChatGPT。

  首先,ChatGPT可以帮助汽车公司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其次,ChatGPT的出现可以提高汽车行业的销售效率。最后,ChatGPT的出现提高了汽车行业的研发效率。

  另一方面,ChatGPT的出现也可能会对汽车行业带来一些挑战,譬如一些客服和销售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导致员工失业。

  (以上为部分节选)

  点评:ChatGPT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全面”,小作文也写得不错,对自己取代汽车销售人员也颇有自信。不过,正如记者采访所示,销售人员们似乎不这么认为。

  在智能汽车上,谁更好用?ChatGPT VS 现有车机

  问:今天中午不知道吃什么,你能给我推荐吗?

  当前,以下是我的一些中午餐的建议:

  1.沙拉:蔬菜和谷物沙拉是一个健康和简单的选择。

  2.热狗或披萨

  3.寿司

  4.面条

  (以上为节选。)

  现有车机1“ChatGPT”们“上车难”?(图1)沉默)

  现有车机2:好的,我给你尝试推荐附近的几家餐厅,您可以进行选择。(其后列出餐厅列表)

  点评:ChatGPT的回答更像是“背书”,只能根据问题更具体化展示,譬如你直接让它推荐餐厅,它也可以进行详细的推荐;但与现有车机相比,仍需要结合应用场景针对性优化。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